心得体会

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4篇

时间:2022-09-06 11:50:02  来源:网友投稿

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4篇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 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目标与内容初探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对社会保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

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4篇

篇一: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 

篇二: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

基金绩效审计目标与内容初探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对社会保障部门及其下属机构有关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 管理和运作基金的活动情况、 使用管理基金的经济性、 效率性、 效果性等内容进行科学、 客观、 公正的综合评价, 以确定社保基金收入、 支出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

 国外审计经验表明:

 绩效审计是规范社保基金运行秩序、 提高社保基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有效制度性保障。

 一、 开展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

 开展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是监督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

  我国社保基金的组成基本实行国家、 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 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从国家财政、 用人单位、 职工个人三个渠道进行征集的用以对特定劳动对象提供物质补偿的专项基金。

 社保基金是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 社保基金管理部门和社保基金经办机构作为受托方, 对社保基金负有受托管理和受托经营的责任, 需要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社保基金筹集、 管理、 使用和运作的情况。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社保基金绩效审计发展的理论基础, 在社保基金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这些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对社保基金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的责任。

 通过开展社保基金绩效审计, 能有效地监督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

 开展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是监督审计法律规定执行情况的需要

  2006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

 “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进行审计监督”。

 早在 1997 年,《审计机关对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实施办法》第三条就已指出:

 社保基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保基金财务收支的真实、 合法、 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

 通过社保基金绩效审计, 对社保基金财务收支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目的是将社保基金筹集、 使用全过程以及管理的效益性置于经常的审计监督之下, 充分发挥社保基金使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权益, 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

 开展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是增强公众民主意识的需要

  社保基金是事关国家、 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公共问题, 近年来受到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随着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 要求政府审计机构加强社保基金绩效审计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 社会公众希望获知社保基金经办机构使用和管理社保基金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的信息。而审计部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从独立的第三者的角度向社保基金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或其代表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客观、 公正的信息。

 因此, 由专业审计人员实施社保基金绩效审计, 提供客观、 公正的反馈信息就成为必然。

 二、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目标

  审计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因审计项目而定, 笔者仅就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一般目标作简要探讨。

 笔者认为:

 绩效审计目标是指通过绩效审计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是绩效审计必须达到的目标。

 就社保基金绩效审计而言, 就是工作是否经济, 是否有效率, 是否遵循现行法规。

 据此, 确定其一般目标为:

 (一)

 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 高效或有效地执行国家政策进行独立审计检查

  社保基金管理部门和受政府部门委托管理社保基金的社会团体, 其工作是否经济, 是否有效率, 是否遵循现行法规, 是否经济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其资源, 是否遵守了有关经济性和效率性问题的法律规章制度, 是绩效审计的首要目标。

 通过开展绩效审计, 从管理上、 制度上发现和揭示问题, 监督有关政策、 法规制度的执行。

 (二)

 对被审计单位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和所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行报告, 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的评价意见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

 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向政府中的决策者和社会并通过他们向人民提供信息来加强行政部门的责任。

 从社保基金收支和管理的角度看, 潜伏着一定的风险, 审计机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社保基金实行严格的监管, 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过程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和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通过建立规避基金风险的“防火墙”, 监督实现社保基金的安全性、 完整性目标, 为政府机关或决策机构提供相关的评价意见。

  (三)

 发现并分析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性、 效率性、 效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绩效不佳的领域, 提出审计建议, 以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

  社保基金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不高和不经济的原因何在; 有无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科学的内部控制程序; 是否考虑了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预期效果的其他可供选择的办法; 由权力机关确立的预期结果或效益是否正在实施。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通过绩效审计, 应为公营部门改善一切资源管理打好基础, 为经济性更强、 效率性更高和效果性更好的公营部门管理作出贡献, 并促使公营部门的信息和全面经济责任得到改进。

 (四)

 提高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率

  保值增值是解决基金在未来遭遇贬值风险时确保实际支付能力不降低的重要手段。

 审计机构可以通过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和保值增值情况的有效监督, 促进社保基金经办机构和管理机构建立良好的基金运营结构和信息反馈体系, 逐步改善管理方式和提高管理效益, 最终实现安全的保值增值目标, 提高基金的支撑能力。

 三、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内容

  在经过对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分析并确定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目标的定位之后,笔者拟将社保基金绩效审计评价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

 社保基金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

  内部控制通常被看作是保护资产、 预防和发现错误以及违法事项的第一道防线。

 审计人员通过对社保基金经办机构、 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符合性和健全性测试, 以确定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范围、 重点和方法。

 在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时应重点关注:

 社保基金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 各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否明确, 是否按规定分别单独核算各项社保基金, 个人账户管理的基金收支情况是否清楚等内容。

 (二)

 社保基金政策执行效果性审计

  社保基金审计政策性强, 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自身履行征缴、 使用、 管理基金的职责任务重大。

 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各项政策法规是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有无因执行政策不到位而影响基金征收、 管理、 支付的情况; 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领导对与社保基金相关的财经法规知识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是否存在由于片面理解有关文件而导致执行政策不力甚至出现决策失误等情况。

 现行的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规定了对违反条例的处罚措施,但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 从而制约了对违反该《条例》 行为的处罚力度, 影响了社保基金政策执行的效果。

 (三)

 社保基金收入征缴经济性审计

  经济性是指社保基金筹集成本与使用成本的节约性, 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 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社保基金收入征缴的开支成本是否适当, 征缴管理基础性工作是否完备; 经办机构是否按法定项目和标准及时足额征收, 是否按规定将基金存入财政专户, 有无提高或降低征收比例、 随意减免、 搞多头开户、 账外存储或者将基金运营所得、 收取的滞纳金存入账外、 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四)

 社保基金支付使用效率性审计

  效率性是成本效益比较, 即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 效率性审计应该围绕基金使用来展开:

 1.社保基金的使用是否合法合规, 是否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基金, 是否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基金, 有无拖欠截留、 擅自改变用途、 贪污私分等问题; 2.社保基金使用中预算控制是否得当, 相关资料与信息是否完整, 基金结余的账面数字是否正确; 3.基金支出是否按规定编制计划, 调度和用款计划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 有无采取虚列支出、 转移资金等手法损害、 侵蚀基金的问题, 有无违反规定将基金用于风险投资或将基金挪作他用的现象。

 (五)

 社保基金资源管理效益性审计

  社保基金资源管理效益性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社会效益在于保证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仍能享有基本生活, 促进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则是尽可能地争取赢利, 使筹措积累起来的社保基金大于各项社保基金的支出。

 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社保基金管理部门、 经办机构或个人, 有无违反规定随意挤占挪用社保基金, 用于投资、 放贷、 经营、 搞基本建设等情况; 是否按规定管理社保资金, 是否严格审核用款计划并按预算足额及时下拨财政补助资金;社保基金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发放社会保险费, 有无虚列支出和挤占挪用等情况。

 前几年由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 社保基金收益率也不断下降, 国债利率受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也大幅下调, 社保基金的投资效益较差, 使社保基金资源管理效益性目标难于实现。

 但是, 中国

 人民银行在 2007 年连续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有专家分析认为加息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社保基金资源管理效益性目标有望较好实现。

 为进一步强化对社保基金的审计监督, 规范社保基金审计工作, 审计署 2007 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审计机关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 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把社会保险基金审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重点。

 按照以上精神要求,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也一定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审计的工作重点, 成为规范社保基金运行秩序、 提高社保基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有效制度性保障。

篇三: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

社保基金审计重点

 审计机关如何确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主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是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重点。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主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必要性。

  我国在经济持续高 啊 速增长的同时,同时也 迭 存在着社会结构性矛盾 势 、利益冲突、收入差距 蝉 、失业率、老龄化等一 攒系列社会问题,为了确 乔 保社会经济稳定、健康 南 和协调发展,迫切需要 腋 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 服 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 砚 制度。然而,近年来, 剪 多起涉案金额巨大的社 寻 保基金违法违规使用案 侧 件的曝光,使得公共社 诀 保基金管理问题屡次成 屯 为舆论焦点。管理体制 铣 的“泛行政化”、内部 骗 管理和控制不规范、外 项 部监督缺位等等,致使 努 社保基金很难建立起有 习 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规 态 范的会计审计制度、信 皂 息披露制度和风险防范 逮 机制。

  在目前社保 畜 基金管理体制难以改变 艳 的情况下,各级审

 计部 起 门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 友 的预决算、收支、运营 雅 管理的合法性、真实性 属 、有效性的监督检查, 蘑 能够维护社会保险基金 吗 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 坛 保障基金的正常运行, 赫 防范基金管理的各种风 焕 险,发挥社会保障基金 杨 审计的“免疫系统”功 耿 能。通过审计监督,能 音 够有效地制止社会保险 演 基金管理过程中的违法 牡 、违规行为,在增强社 掸 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自 尹 我约束力的同时,进一 靶 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 血 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 牙 险基金审计的重点。

 政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属 铲 于国家审计的范畴,具 澡 有强制性、互济性和普 匝 遍性等特征。笔者认为 悦 ,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 裸金的安全与完整,审计 菏 部门在对社会保险基金 骂 进行审计时,应当主要 勺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彼

 (一)审查社会保 狡 险基金预算编制及执行 沂 情况。

  审计部门应 捣 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 忆 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刨 ,其审计内容和审计重 烽 点是:

  1.基金预 饯 算编制是否坚持政策性 幌 、全面性、真实性、合 酱 理性的原则;2.经批 氨 准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垣 是否被严格执行,有无 志 超出预算的问题;3. 欲 预算的调整是否按照法 澈 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年 舟 度预算和决算是否报经 盘 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 漳 门审批。

 (二)审查社 蕴 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给

 社会保险基金应按照 旦 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时、 就 足额地进

 行征收。对社 态 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审计 饺 内容和重点是:

  1 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 拂 否按法定的项目和标准 轻 ,及时、足额征收社会 役 保险基金、是否存在擅 眼 自扩大基金征收范围、 卿 任意提高或降低基金征 墒 收比例,是否存在对企 艳 业实行减收免收社会保 著 险费的现象。

  2. 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否 盛 将基金的增值收入纳入 般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有 牙 无坐支、截留、转移或 咆 隐瞒资金收入,私设“ 十 小金库”的问题。

  臼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招 有无不按规定收取滞纳 促 金,或未将滞纳金列入 域 收入的情况。

  4. 晌 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建立 续 完整的基础数据,是否 旦 对参保人群进行有效监 隘 督,对在征管过程中发 孝 生的漏缴、少缴社会保 许 险费的现象是否进行有 晓 效遏制。

  5.社会 累 保险基金登记、申报、 驼 征缴是否脱节。

  6 瞩 .经办机构征缴的社会 酮 保险费是否及时足额缴 众 入收入户,有无不入账 贞 ,搞“体外循环”或被 代 挤占挪用。

 (三)审查 嘱 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

 遂

 社会保险基金应按 颧 社会保险的筹资范围、 耕 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 甩 支出。对社会保险基金 肋 使用进行审计的内容和 础重点是:

  1.社会 扔 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及社 闲 保经办机构是否依法及 惮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 葡 基金,有无拖欠、截留 烩 和任意扩大

 或缩小开支 晦 范围的情况。

  2. 织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是否 遥 按规定编制预算、计划 骋 ,有无超预算。

  调 创 剂资金的分配、使用是 夷 否做到专款专用、合理 钟 合法,资金的调度和用 般 款计划是否合规。

  挥 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潍 部门及经办机构有无违 脚 规支付、虚列支出、转 护 移资金和挤占挪用等损 梁 害侵蚀基金的情况。

 阉

 4.受益人是否存在 颤 虚报、冒领和骗取社保 熏 基金的行为,经办机构 稼 是否定期对离退休人员 奥 进行必要的生存调查。

 界

 5.经办机构是否 先 对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 骏 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严 宾 密的审核。

 (四)审查 阂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锭

 根据《社会保险基 措 金财务制度》的有关规 亚 定,基金要根据国家的 颅 要求统一管理,按险种 芝 分别建账,分账核算, 业专款专用,自求平衡, 轧 不得相互挤占和调节。

 头 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 矛 和劳动保障部门商定的 争 、最高不得超过规定预 掘留的支付费用外,应全 溃 部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 催 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 擦 国家债券,任何地区、 氢 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保 毒险基金投入其他金融和 孪 经营性事业。对社保基 刚 金管理情况的审查,是 雾 整个社保基金审计的重 陷 点所在。其审计的内容 互和重点为:

  1.社 哨 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 右 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 俊 效。

 2.社会保险 饵 基金是否安全、完整, 螟 其保值增值是否合法、 戳 合规。

  各级政府、 痴 财政部门、社保管理部 尺 门、社保经办机构和其 乘 他单位、个人有无以各 陀 种形式将社会保险基金 犬 用于对外投资、经商、 疲 办企业,为企业贷款担 十 保、抵押、弥补行政经 肮 费和平衡财政预算等情 阁 况,是否存在贪污、私 宰 分基金等违法行为,是 宿 否存在长期挂账。

  侵 3.社会保险基金经办 坞 机构的基金预算、决算 兴 编制、审批、执行和调 翼 整是否存在不符合财务 磷 制度,有关会计凭证、 深 账簿和报表是否真实、 谭 合法;会计核算是否严 郑 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 式 会计制度》。

  4. 糟 结余基金收益状况,是 寥 否合理安排存期以追求 渊 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碎 。

  [1]魏新军, 休 孙键。社会保险基金审 俱 计[J]。中国审计, 奔 XX(1)[2]赵小 崭 剑.社保基金为何大案 割 频发[N]。南方周末 顾 ,XX-8-10.

 没

 [3]财政部.社会 瘩 保险基金会计制度[S 处 ]。1999.

  [ 以 4]王元月,游桂云, 料 李然.社会保障:理论 攫 、工具、制度、操作[ 渤 M]。北京:企业管理 漆 出版社,XX.

篇四:10.社保资金专项审计方案

保障论文社保审计论文 浅议完善社保审计的有效途径

  社会保障, 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目前,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围绕基本养老、 基本医疗、失业、 工伤、 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 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 各项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涵盖了社会保障业务的流程, 显然传统审计是难以胜任社会保障系统的新环境。

 社保审计的环境变化, 无疑会给社保审计的职业判断带来挑战, 使审计环境风险增大。

 如何跟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也成为社保审计面临新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 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制度, 社会保障资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 “救命钱”, 资金管理好了将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管理不好则会成为社会震荡的“导火索”。

 而社保审计作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关键一环, 处于“关注民生”的第一线, 可以促进社会公平、 缓解社会矛盾、 降低社会风险、 保障国家安全运转。

 一、 我国社保基金审计工作的现状

  (一)

 审计方法滞后, 审计风险控制不理想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社保审计主要还是基于账项基础的差错究弊审计,审计方法滞后,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涵盖了社会保障业务的流程, 显然传统审计是难以胜任社会保险系统的新环境, 加之对风险型导向审计的认识不足, 导致审计风险控制不理想。

 (二)

 绩效理念体现不明显

  当前我国社保基金审计工作偏重于对基金收入的真实性、 支出的合规性检查, 对社保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社保政策运行以及社保基金使用的效益等方面关注较少,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不足, 存在审计面窄、 绩效审计理念体现不明显等现象。

 (三)

 现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社保基金审计的需要

  计算机审计人才的缺乏是制约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开展的一大“瓶颈”。开展计算机审计在本质上需要既懂审计专业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使得审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不太熟悉, 造成一些知识结构上的欠缺, 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财务数据与巨大业务数据无法对接的尴尬局面, 以致造成审计工作效率低、 审计风险大。

 二、 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难点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 法规不健全, 审计定性和评价较难

  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定性和评价应更多地从绩效方面出发,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适用于绩效审计。

 这就使社保审计的定性和评价很难明确给出可以对比参照用以衡量的具体的统一标准, 因而对社

 会保障部门及其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的“度”, 难以准确把握。

 (二)

 相关监管部门基础数据核算不规范, 指标取值不一致, 审计数据采集难度大

  社会保障涉及到劳动保障行政管理、 财政、 税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部门, 加上资金征收和扩面难度大、 统筹范围内有些地区执行政策出现偏差、 核算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致使社会保障基金的应征数、 征收数和实际入库数等在年终同一时点在不同部门取值有可能不一致。

 (三)

 审计内容与对象的复杂性与审计力量薄弱的矛盾

  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内容和对象的复杂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保障基金覆盖面广; 二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种类繁多; 三是社会保障基金收支渠道复杂, 四是管理和经办涉及部门多; 然而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加之现有的社会保障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执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致使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四)

 社会保障预算尚在探索阶段, 审计监督缺少应有的平台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 导致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缺乏应有的审计平台, 而无法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分配、 使用的总体情况和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

 三、 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审计的有效途径

  (一)

 逐步完善社保审计监管体制

  为适应信息环境下现代审计技术的变迁, 充分发挥社保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必须统筹规划、 积极探索、 逐步完善现行监管政策体制。

 一是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保基金监管法律体制。

 现行社保基金监管立法的滞后直接影响社保基金的透明化程度, 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法律及配套法规制度, 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进一步强化社保基金的信息化监管。

 一方面要建立上下统一的社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统, 并且在开发软件时应考虑预留审计接口; 另一方面要针对新的形势完善有关计算机审计标准和准则, 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审计准则, 来规范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发展, 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二)

 体现民本审计理念, 树立绩效审计目标

  民本审计要求审计机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体现这一审计理念就要树立起绩效审计目标。

 一是要关注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保障公平是发挥社保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

 在审计中, 应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 对比实际取得的审计数据, 得出某个制度的某个方面是否做到了公平。

 二是关注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情况。

 在审计中要特别关注社保资金如何进行管理, 重点审查在基金是否按照法律法规存放或投资。

 通过了解资金的运营情况, 评价被审计单位运作社会保障资金的效益, 确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三)

 创新方法, 拓展社保审计内容

  一是按照“依法、 程序、 质量、 文明”的要求, 改进审计方式, 提高审

 计成效。

 在审计具体实施中应将传统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 提高审计成果和审计效率; 将经办机构审计和延伸审计相结合, 扩大审计覆盖面; 将报表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 强化审计深度。

 二是更新审计手段, 做到“三个结合”。

 首先, 计算机运用与传统的审计方法相结合, 加快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提高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 “同级审”与“上审下”相结合, 有利于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的整体运行情况, 构建一个完整的、 有效的审计制约机制; 再次,微观审计与宏观管理相结合, 从宏观入手关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促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四)

 全面提高社保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要发挥社保审计作用, 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关键。

 提高社保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 应加大力度强化基层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 保证必要的业务培训学习, 使其可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及时了解社会保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 管理制度和发展方向, 综合了解各项与工作相关的知识, 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把学与用统一起来, 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增强实际工作本领, 保持、 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来伟. 失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思考和方法[J]. 中国审计, 2005(15) .

 2、 江华. 浅析“免疫系统论”下社保审计的难点及对策[DB/OL]. 中华税网, 2010-01-21.

 3、 屈耕云. 浅议社保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DB/OL]. 中国审计教育网, 2009-04-25.

 4、 王艳. 浅谈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9) .

 5、 孙国海. 社保基金审计中应把握的重点及基本方法[J]. 审计月刊,2007(3) .

相关热词搜索: 社保 专项 审计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