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16篇)

时间:2022-11-24 08:50:09  来源:网友投稿

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16篇)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评价是对某一事物依据某些标准而进行的价值判断,是好是坏,是达标还是没  有达标。过程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16篇),供大家参考。

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16篇)

篇一: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评价是对某一事物依据某些标准而进行的价值判断,是好是坏,是达标还是没

  有达标。过程性评价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是一直动态评价,可以说是

  流线型的,针对某个点都做出评价,而所以点都汇成一条线而构成整体的评价。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

  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这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方式,而且在实施评价时,学生个体、同伴、教师可以共同参加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和非正式的氛围中进行的。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教学过程中的某项活动或过程以及生成的问题进行的评价,旨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

  1/4

  .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和关注的焦点,学习环境与外部干扰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分析、判断和调查、测试等方式,获取信息,判定教学的效果、特点或不足、问题,为修改和调整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简言之,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教学过程,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教学结果。表面上看,两种评价截然不同,实质上,二者绝非水火不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教学实践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混淆二者的功能,作出无效或低效的评价。因此,有必要厘清两种评价的特点。首先,请读者分析两个案例,并解释属于何种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明确、可行的目标:形成性评价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一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达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引导学生采取行动,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并为新的目标做准备。

  2.具体、有效的标准:形成性评价属于标准参照性评价,关键是制定具体、有效的标准。一般来说,形成性评价不用具体的分数或等级来评定学生,而是

  2/4

  .

  参照一定的标准,质性分析学生的成功或失败,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标准可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制定标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自我鉴定、自我评估的过程。

  3.及时、频繁的反馈:形成性评价强调在教育活动的进程中,即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形成的过程中,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这种评价使教师有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多种学习环境中了解并指导学生的行为,而不只是获得学生在特定的时空或环境下的表现。这种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能提供学生活动的关键信息,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4.主动、深入的反思:形成性评价要求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认真、客观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确立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增强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5.多元、互动的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不仅强调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重视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这就避免了由于评价主体单一而造成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评价,由这种评价得到的反馈信息才真正具有借鉴、指导的价值。

  6.丰富、有趣的评价形式:根据Hein&I'rice<1994>[6]的研究,学生从事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作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日记、课堂提问、课外作业、课堂游戏、各种考试等方式收集信息,从而,为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反馈,以便调整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7.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要的个体,对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因素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并引

  3/4

  .

  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合作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充分发展个性,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8.相信、鼓励学生的成功:Black&William通过实验发现,只要不将学生笼罩在"能力"、"竞争"、"班级排队"的氛围中,而将形成性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作业或测试中的具体问题上,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提高的途径,那么这种评价用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效果非常好。形成性评价承认学生有"未开发的潜力",打破学生"成绩差——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一对自己失望一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学习——成绩更差"的恶性循环,相信所有学生都可以进行高水平学习,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使之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一直进行富有成效的学习。

  终结性评价,是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是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它评价的是学习内容中易于量化的方面,例如,知识和技能等。评价结果多以精确的百分制来体现。所以这种评价又叫结果性评价。这种评价是在一种正式的、封闭的和严肃的氛围中进行的,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和紧张感。

篇二: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区别

  作者:潘尖先凤尧来源:《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年第08期

  摘要:针对国内现行研究中频繁可见的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对等的现象,从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两者的概念和目的、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评价的取向及意义几个方面做简要区分,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划分依据。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作者简介:潘尖,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湖北武汉430071);先凤尧,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2-0027-03

  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根据其在各个教学环节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我国现行的研究中,对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及形成性评价应用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工作模型讨论甚多,如EllenOsmundson等人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理解评价三重含义“学习的评价、促进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基础之上的一套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估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团队也对形成性评价能力在教师群体中的构建与理解教师形成性评价实践方面有所发现[1];赵德成通过对形成性评价的本质特点的剖析,力图澄清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并对实践教学中如何再推进形成性评价做出了探讨[2];邵朝友主张要走出基于学习进程的形成性评价,必须将学习进程的研制从专家转向教师等[3]。国内外学者的主张都存在一些共同点:不约而同地将形成性评价直接等同为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虽与过程性评价有共同之处,但将两者截然等同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下面笔者从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概念和目的、评价内容和方式、评价取向及意义几个方面讨论两者区别。

  一、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概念与目的

  形成性评价划分是依据教育评价时间与目的的不同。从课堂评价来看,形成性评价由“通过教师的课堂观察对学生进行测评”发展至近四十年来转变为其评价结果用来指导下一步的教与学的作用[4]。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的测评,其目的是考察、总结和反思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而这个“阶段”可以是一章节、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或一星期的学习时长。《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形成性评价定义为“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所作出的评价。国内外文献对形成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基本遵循形成性评价“推断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和提供教师适时的教学——学习反馈”的特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与形成性评价应用在学习过程中检测学生学习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功能不同,过程性评价可直接指导评价方案的设计、实施和对评价结果的解释。过程性评价重视引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既肯定学生的成绩,又旨在鉴别存在的问题;过程性评价目的不在于区别和比较学生的态度及行为表现,它是评价个体内差异的一种手段[5],也就是说,过程性评价是针对学生自身发展前后、学生个体有相关性的不同侧面进行的比较,属于课堂学习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本质即价值判断。从课堂实施意义上看,过程性评价属于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三位一体的评价,具有全面性、灵活性、深入性和可持续性,过程性评价也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的各方面信息加以即时、动态地解释,对学生个体进行直观的判断,最终生成相应的教学价值以及辅助进一步教学决策的活动[6];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过程性评价在本质上更多地追求评价主客体的动态互动过程,共同挖掘教学过程的“所以然”与“之所以然”,过程性评价不脱离教学活动而独立存在,同时参与教学价值的建构和生成,即引导学生学习和优化教师教学。一般的教学评价致力于剖析教学中易于显现的内在价值(如目的在于将教学结果与评价标准作比较的总结性评价),而往往未曾触及教学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潜在价值,过程性评价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短板,在将潜在教学价值凸显时还能引领教学价值的形成[7]。

  二、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形成性评价政策是21世纪初开始从西方引进,此后逐渐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推行于众学科和各领域层次,其理论基础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基于特定背景或情境,在同伴或老师的协助下,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形成性评价主张意义建构而不是知识作为其评价的内容,同时提出质性的、描述性的评价指标以契合学习者意义构建这个主观的过程。形成性评价之所以关注“过程”,是因为它促进参与对象的学习水平和元认知能力,这样复杂的进程往往是呈螺旋上升的姿态,而非仅仅着眼于对某一阶段学习的成就测试。[8]除此之外,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还包括评价的对象,即评价主体。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一般是指个人或集体。蔡敏指出,评价主体是指那些参与教育评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这些主体在评价中起着决定性作用。[9]

  无论从评价主体的需要,还是从对客体价值完整认知的角度,评价的过程都是建构客体价值的过程。[10]有学者在过程哲学中将“过程”一词解释为“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过程”[11],而这个过程存在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杜威在其教育无目的论中指出,教育目的就是人的生长、生活和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的过程。他认为教育在理想状态下随时都是它自身的报酬,这一理论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即前文所说的创造性的过程,上升到了教育目的的最高层面。他还指出,每一个终点就是一个新的起点,而这个起点源于前一个终点。教学不仅仅是单纯追求教师的“所教”与学生的“所学”结果目标相一致的认识性活动,这只会导致评价变成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反映行为,造成与教学之间的对立。相反,根据怀特海“实在存在物是如何生成的构成了这个实际存在物是什么”的本体过程原理,我们应当着眼

篇三: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思想发展的四个时期1、验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通过量化的方法评价,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2、目标中心时期(20世纪30-50年代)。强调结果和目标的一致性,出现了质的萌芽。3、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以布鲁姆引领的美国教育改革,根据评价表准衡量评价的结果出现了评价是为了改进的思想。4、结果认同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提出“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为此,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相互协商、沟通、理解和让步;同时,提出评价标准多元化的问题,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机会和可能。总之,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最新思想,同时又是针对我国现行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了解并掌握发展性课程评价是新一轮课改中必须开展的工作。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核心思想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全人教育,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03)。教学和评价一体化;评价为促进发展提供依据;评价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303)。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概念: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最初是由美国的斯克里(G。F.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活动质量所进行的评价.而不是判断优劣,评定成绩。形成性评价应该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进程有计划地进行评价,一次形成性评价的对象是活动京城某一阶段的全部内容。形成性评价的类型真实性评价(authenticassessment)指的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该观点认为评价是学习的一部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成功或失败只能用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地具体事实说明。变现性评价(performanceassessment)关注“我们怎么知道学生知道了什么”,要求定期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

  1

  发展性评价(developmentassessment)是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它针对以分等和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来,主张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1.

  发展性评价和形成评价的区别和联系联系:1、两者都追求的是质性评价理念.区别:1、形成性评价包发展性评价,是上位概念。2、形成性评价是根据学生的表现判断教学的效果进而调整教学计划,而发

  展性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性,在平等对话协商的条件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性评价含义过程性评价不是对微观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理念上有本质的区别

  1、在价值取向上,形成性评价虽然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属于目标取向,衡量的是一个较小的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

  2、在评价内容上,形成性评价虽也列出情意领域的学习效果目标,但这类学习效果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关注过程的本身,就无法评价这种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

  因此,形成性评价实际上只是评价了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强调对过程的关注,设计多种力图展示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包括质性的、描述性的、展示性的评价手段,促进这一评价理念的落实。

  3、在评价方法上,形成性评价倾向于量化的评价工具,强调客观性试题和标准化测验。

  4、在评价的功能上,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诊断作用。过程性评价则重视评价在确认学习质量、回流导向和学会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功能。在评价主体上,形成性评价没有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客体、被诊断的对象,是被动的.

  形成性评价实际上只是评价了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强调对过程的关注,设计多种力图展示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包括质性的、描述性的、展示性的评价手段,促进这一评价理念的落实。

  因此,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上位和下位的关系。

  1亓文涛,乔爱玲.形成性评价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1):89-92

  2

篇四: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第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expecteduses)不同。布卢姆(Bloom,B.S.)曾经明确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布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评价的其他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关于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第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audience)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总结性评价是外部导向的,评价的报告主要呈递给各级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以作为他们制定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这一区别,决定了这两类评价活动的外部特征:形成性评价者与教育活动的实施者相互依赖。教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实施者需要形成性评价者提供各种帮助,这两类人员关系密切。然

  而,总结性评价者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独立的关系,这一独立的关系是他们能以客观的态度实施评价的基础。第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这一活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动全部过程。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第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除了上述区别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准则、标准、方法等方面也有些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非是本质的,而是由目的或期望用途的不同而派生的,并且随着一些新的评价模式的出现,这些区别正在变得模糊起来。(陈玉锟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五: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而是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expecteduses)不同。布卢姆(Bloom,B.S.)曾经明确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布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评价的其他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关于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投资

  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第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audience)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总结性评价是外部导向的,评价的报告主要呈递给各级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以作为他们制定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这一区别,决定了这两类评价活动的外部特征:形成性评价者与教育活动的实施者相互依赖。教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实施者需要形成性评价者提供各种帮助,这两类人员关系密切。然而,总结性评价者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独立的关系,这一独立的关系是他们能以客观的态度实施评价的基础。第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这一活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动全部过程。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

  行。第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除了上述区别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准则、标准、方法等方面也有些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非是本质的,而是由目的或期望用途的不同而派生的,并且随着一些新的评价模式的出现,这些区别正在变得模糊起来。(陈玉锟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六: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思想发展的四个时期

  1、验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通过量化的方法评价,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2、目标中心时期(20世纪30-50年代)。强调结果和目标的一致性,出现了质的萌芽。3、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以布鲁姆引领的美国教育改革,根据评价表准衡量评价的结果出现了评价是为了改进的思想。4、结果认同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提出“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为此,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相互协商、沟通、理解和让步;同时,提出评价标准多元化的问题,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机会和可能。总之,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最新思想,同时又是针对我国现行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了解并掌握发展性课程评价是新一轮课改中必须开展的工作。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核心思想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全人教育,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03)。教学和评价一体化;评价为促进发展提供依据;评价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303)。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

  1/4

  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多元化。

  形成性评价概念: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最初是由美国的斯克里(G.F.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活动质量所进行的评价。

  而不是判断优劣,评定成绩。形成性评价应该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进程有计划地进行评价,一次形成性评价的对象是活动京城某一阶段的全部内容。形成性评价的类型真实性评价(authenticassessment)指的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该观点认为评价是学习的一部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成功或失败只能用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地具体事实说明。

  变现性评价(performanceassessment)关注“我们怎么知道学生知道了什么”,要求定期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

  1发展性评价(developmentassessment)是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它针对以分等和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来,主张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1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和形成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1、两者都追求的是质性评价理念。

  2/4

  区别:

  1、形成性评价包发展性评价,是上位概念。

  2、形成性评价是根据学生的表现判断教学的效果进而调整教学计划,而发展性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性,在平等对话协商的条件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过程性评价含义过程性评价不是对微观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理念上有本质的区别

  1、在价值取向上,形成性评价虽然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属于目标取向,衡量的是一个较小的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

  2、在评价内容上,形成性评价虽也列出情意领域的学习效果目标,但这类学习效果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关注过程的本身,就无法评价这种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

  因此,形成性评价实际上只是评价了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强调对过程的关注,设计多种力图展示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包括质性的、描述性的、展示性的评价手段,促进这一评价理念的落实。

  3、在评价方法上,形成性评价倾向于量化的评价工具,强调客观性试题和标准化测验。

  4、在评价的功能上,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诊断作用。

  过程性评价则重视评价在确认学习质量、回流导向和学会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功能。

  3/4

  在评价主体上,形成性评价没有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客体、被诊断的对象,是被动的。

  形成性评价实际上只是评价了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强调对过程的关注,设计多种力图展示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包括质性的、描述性的、展示性的评价手段,促进这一评价理念的落实。

  因此,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上位和下位的关系。亓文涛,乔爱玲.形成性评价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1):89-9212

  4/4

篇七: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新课标》指出:“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变以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方式,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使教学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师改进教学的反馈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倡导灵活多样、开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注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新英语课程标准针对过去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产生的种种弊端,提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更关注形成性评价的新理念,将对中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的反馈作用。评价要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要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正确认识自己。同时,评价又可以正确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利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作了新的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界定。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情感与文化。其中有些教学目标或指标可以用常规的语言测试方法进行评价与检测,如语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情感和策略等学生内在发展状态性指标如何进行评价,特别是量化评价,传统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根据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引入新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形成性评价的科学利用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提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形成性评价的引入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学生英语按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起来。

  在以往的课堂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于强调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学业成绩,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的评价重视不够,更看不到学生内心演变的过程。这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因素,削弱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而在新课标中要求我们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既注重对学生语文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建立不但有其自身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即时的,其评价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要使形成性评价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我们事先要制定一套比较完整、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比如,评价学生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态度,组织学生进行即性演讲等。有了这些可操作的评价活动,教师才可能在教学实施

  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根据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评价,进而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为此,为打造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教师应协调好形成性评价与终节性评价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篇八: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

  (expecteduses)不同。布卢姆(Bloom,B.S.)曾经明确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布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评价的其他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

  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关于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

  第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audience)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

  育工作者参考。总结性评价是外部导向的,评价的报告主要呈递给各级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以作为他们制定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这一区别,决定了这两类评价活动的外部特征:形成性评价者与教育活动的实施者相互依赖。教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实施者需要形成性评价者提供各种帮助,这两类人员关系密切。然而,总结性评价者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独立的关系,这一独立的关系是他们能以客观的态度实施评价的基础。

  第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这一活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动全部过程。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

  第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

  化程度。

  除了上述区别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准则、标准、方法等方面也有些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非是本质的,而是由目的或期望用途的不同而派生的,并且随着一些新的评价模式的出现,这些区别正在变得模糊起来。(陈玉锟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九: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评价是对某一事物依据某些标准而进行的价值判断,是好是坏,是达标还是

  没有达标。过程性评价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是一直动态评价,可以说

  是流线型的,针对某个点都做出评价,而所以点都汇成一条线而构成整体的评价。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这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方式,而且在实施评价时,学生个体、同伴、教师可以共同参加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和非正式的氛围中进行的。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教学过程中的某项活动或过程以及生成的问题进行的评价,旨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和关注的焦点,学习环境与外部干扰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分析、判断和调查、测试等方式,获取信息,判定教学的效果、特点或不足、问题,为修改和调整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

  1/3

  .

  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简言之,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教学过程,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教学结果。表面上看,两种评价截然不同,实质上,二者绝非水火不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教学实践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混淆二者的功能,作出无效或低效的评价。因此,有必要厘清两种评价的特点。首先,请读者分析两个案例,并解释属于何种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明确、可行的目标:形成性评价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一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达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引导学生采取行动,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并为新的目标做准备。

  2.具体、有效的标准:形成性评价属于标准参照性评价,关键是制定具体、有效的标准。一般来说,形成性评价不用具体的分数或等级来评定学生,而是参照一定的标准,质性分析学生的成功或失败,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标准可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制定标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自我鉴定、自我评估的过程。

  3.及时、频繁的反馈:形成性评价强调在教育活动的进程中,即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形成的过程中,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这种评价使教师有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多种学习环境中了解并指导学生的行为,而不只是获得学生在特定的时空或环境下的表现。这种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能提供学生活动的关键信息,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4.主动、深入的反思:形成性评价要求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认真、客观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确立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增强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5.多元、互动的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不仅强调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重视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2/3

  .

  这就避免了由于评价主体单一而造成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评价,由这种评价得到的反馈信息才真正具有借鉴、指导的价值。

  6.丰富、有趣的评价形式:根据Hein&I'rice(1994)[6]的研究,学生从事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作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日记、课堂提问、课外作业、课堂游戏、各种考试等方式收集信息,从而,为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反馈,以便调整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7.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要的个体,对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因素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合作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充分发展个性,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8.相信、鼓励学生的成功:Black&William通过实验发现,只要不将学生笼罩在“能力”、“竞争”、“班级排队”的氛围中,而将形成性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作业或测试中的具体问题上,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提高的途径,那么这种评价用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效果非常好。形成性评价承认学生有“未开发的潜力”,打破学生“成绩差——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一对自己失望一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学习——成绩更差”的恶性循环,相信所有学生都可以进行高水平学习,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使之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一直进行富有成效的学习。

  终结性评价,是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是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它评价的是学习内容中易于量化的方面,例如,知识和技能等。评价结果多以精确的百分制来体现。所以这种评价又叫结果性评价。这种评价是在一种正式的、封闭的和严肃的氛围中进行的,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和紧张感。

篇十: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作者:陈玉锟

  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

  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ve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expecteduses)不同。布卢姆(Bloom,B.S.)曾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务被掌握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布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评价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

  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关于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

  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audience)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总结性评价是外部导向的,评价的报告主要呈递给各级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以作为他们制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这一区别,决定了这两类评价活动的外部特征:形成性评价者与教的实施者相互依赖。教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实施者需要形成性评价者提供各种帮助,这两类人员关系密切。然而,总价者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独立的关系,这一独立的关系是他们能以客观的态度实施评价的基础。

  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动全部过程。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

  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

  述区别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准则、标准、方法等方面也有些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非是本质的,而的或期望用途的不同而派生的,并且随着一些新的评价模式的出现,这些区别正在变得模糊起来。

  转贴自:中国英语教研网

篇十一: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P>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瑞文教育文库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成为会员免券下载立即下载1下载券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需要1下载券立即下载成为会员,免券下载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第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expecteduses)不同。布卢姆(Bloom,B.S.)曾经明确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布

  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评价的其他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关于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第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audience)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总结性评价是外部导向的,评价的报告主要呈递给各级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以作为他们制定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这一区别,决定了这两类评价活动的外部特征:形成性评价者与教育活动的实施者相互依赖。教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实施者需要形成性评价者提供各种帮助,这两类人员关系密切。然而,总结性评价者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独立的关系,这一独立的关系是他们能以客观的态度实施评价的基础。第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这一活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动全部过程。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第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除了上述区别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准则、标准、方法等方面也有些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非是本质的,而是由目的或期望用途的不同而派生的,并且随着一些新的评价模式的出现,这些区别正在变得模糊起来。

  上传我的文档奖下载券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

篇十二: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P>  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理念上有本质的区别1在价值取向上形成性评价虽然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属于目标取向衡量的是一个较小的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2在评价内容上形成性评价虽也列出情意领域的学习效果目标但这类学习效果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关注过程的本身就无法评价这种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思想发展的四个时期1、验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通过量化的方法评价,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2、目标中心时期(20世纪30—50年代)。强调结果和目标的一致性,出现了质的萌芽。3、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以布鲁姆引领的美国教育改革,根据评价表准衡量评价的结果出现了评价是为了改进的思想.4、结果认同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提出“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为此,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相互协商、沟通、理解和让步;同时,提出评价标准多元化的问题,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机会和可能。总之,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最新思想,同时又是针对我国现行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了解并掌握发展性课程评价是新一轮课改中必须开展的工作。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核心思想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全人教育,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03)。教学和评价一体化;评价为促进发展提供依据;评价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303)。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概念: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最初是由美国的斯克里(G。F。Scriven)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活动质量所进行的评价。而不是判断优劣,评定成绩。形成性评价应该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进程有计划地进行评价,一次形成性评价的对象是活动京城某一阶段的全部内容。形成性评价的类型真实性评价(authenticassessment)指的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该观点认为评价是学习的一部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成功或失败只能用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地具体事实说明。变现性评价(performanceassessment)关注“我们怎么知道学生知道了什么”,要求定期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

  1

  发展性评价(developmentassessment)是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它针对以分等和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来,主张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1.

  发展性评价和形成评价的区别和联系联系:1、两者都追求的是质性评价理念。区别:1、形成性评价包发展性评价,是上位概念.2、形成性评价是根据学生的表现判断教学的效果进而调整教学计划,而发

  展性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性,在平等对话协商的条件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性评价含义过程性评价不是对微观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理念上有本质的区别

  1、在价值取向上,形成性评价虽然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属于目标取向,衡量的是一个较小的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

  2、在评价内容上,形成性评价虽也列出情意领域的学习效果目标,但这类学习效果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关注过程的本身,就无法评价这种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

  因此,形成性评价实际上只是评价了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强调对过程的关注,设计多种力图展示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包括质性的、描述性的、展示性的评价手段,促进这一评价理念的落实。

  3、在评价方法上,形成性评价倾向于量化的评价工具,强调客观性试题和标准化测验。

  4、在评价的功能上,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诊断作用。过程性评价则重视评价在确认学习质量、回流导向和学会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功能.在评价主体上,形成性评价没有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客体、被诊断的对象,是被动的.

  形成性评价实际上只是评价了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强调对过程的关注,设计多种力图展示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包括质性的、描述性的、展示性的评价手段,促进这一评价理念的落实。

  因此,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上位和下位的关系。

  1亓文涛,乔爱玲.形成性评价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1):89-92

  2

篇十三: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P>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得关系评价就是对某一事物依据某些标准而进行得价值判断,就是好就是坏,就是

  达标还就是没有达标。过程性评价就是对事物得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得评价,就是一直动态评价,可以

  说就是流线型得,针对某个点都做出评价,而所以点都汇成一条线而构成整体得评价。

  所谓形成性评价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得表现、所取得得成绩以及所反映出得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得发展做出得评价。就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得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得发展性评价。其目得就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得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得主体与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得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合作精神等进行得持续性评价。这就是重过程、轻结果得评价方式,而且在实施评价时,学生个体、同伴、教师可以共同参加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在一种开放得、宽松得与非正式得氛围中进行得。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形成性评价得目得就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得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得能力。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就是基于教学过程中得某项活动或过程以及生成得问题进行得评价,旨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进行调整、改进与完善。

  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设计得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客观存在得一些不确定因素(学生得学习状态、兴趣与关注得焦点,学习环境与外部干扰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得分析、判断与调查、测试等方式,获取信息,判定教学得效果、特点或不足、问题,为修改与调整方案提供必要得依据与参考。

  形成性评价就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得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就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得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得差异性、针对性与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得建议与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形成性评价得特点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得作用与功能,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简言之,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教学过程,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教学结果。表面上瞧,两种评价截然不同,实质上,二者绝非水火不容,而就是您中有我,我中有您。在教学实践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混淆二者得功能,作出无效或低效得评价。因此,有必要厘清两种评价得特点。首先,请读者分析两个案例,并解释属于何种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明确、可行得目标:形成性评价得关键就是帮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得学习目标。这一目标必须具有一定得挑战性,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达到。教师在教学得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得知识、技能与学习目标之间得差距,引导学生采取行动,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并为新得目标做准备。

  2.具体、有效得标准:形成性评价属于标准参照性评价,关键就是制定具体、有效得标准。一般来说,形成性评价不用具体得分数或等级来评定学生,而

  就是参照一定得标准,质性分析学生得成功或失败,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明确努力得方向。标准可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制定标准得过程,对学生来说也就是一次自我鉴定、自我评估得过程。

  3.及时、频繁得反馈:形成性评价强调在教育活动得进程中,即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形成得过程中,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得获得。这种评价使教师有机会随着时间得推移,在多种学习环境中了解并指导学生得行为,而不只就是获得学生在特定得时空或环境下得表现。这种贯穿于学习过程中得评价能提供学生活动得关键信息,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4.主动、深入得反思:形成性评价要求学生养成反思得习惯,认真、客观地反思自己得学习过程,了解自己得学习进展,确立努力得方向与方法,分析自己得长处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增强信心,充分发挥自己得学习潜能。

  5.多元、互动得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不仅强调老师对学生得评价,而且重视学生间得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家长对学生得评价、学生对老师得评价。这就避免了由于评价主体单一而造成得片面得甚至就是错误得评价,由这种评价得到得反馈信息才真正具有借鉴、指导得价值。

  6.丰富、有趣得评价形式:根据Hein&I'rice(1994)[6]得研究,学生从事得任何活动都可以用作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日记、课堂提问、课外作业、课堂游戏、各种考试等方式收集信息,从而,为自己得教与学生得学提供反馈,以便调整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7.尊重、发展学生得个性: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为目得,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得基础上,将学生作为有着不同得个性特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要得个体,对学生得知识、智力、能力、情感因素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并引导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合作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充分发展个性,培养独立自主得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8.相信、鼓励学生得成功:Black&William通过实验发现,只要不将学生笼罩在“能力”、“竞争”、“班级排队”得氛围中,而将形成性评价得重点放在学生作业或测试中得具体问题上,使学生了解自己得薄弱环节与提高得途径,那么这种评价用在成绩差得学生身上效果非常好。形成性评价承认学生有“未开发得潜力”,打破学生“成绩差——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一对自己失望一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学习——成绩更差”得恶性循环,相信所有学生都可以进行高水平学习,帮助她们瞧到自己得成功,使之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一直进行富有成效得学习。

  终结性评价,就是一种传统得评价方式。就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质量,就是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结果得评价。它评价得就是学习内容中易于量化得方面,例如,知识与技能等。评价结果多以精确得百分制来体现。所以这种评价又叫结果性评价。这种评价就是在一种正式得、封闭得与严肃得氛围中进行得,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感与紧张感。

篇十四: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P>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不同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发布者:罗顺妹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终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

  布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评价的其他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终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关于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

  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动全部过程。终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

篇十五: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P>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用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进行得较频繁,如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后的小测验。形成性评价一般又是绝对评价,即着重于判断前期工作的达标情况。教学设计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总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1.改进学生的学习形成性测试的结果可以表明学生在掌握教材中存在的缺陷和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当教师将批改过的试卷发给学生并由学生对照正确答案自我检查时,学生就能了解这些缺陷和难点,并根据教师的批语进行改正。有时,当教师发现某个或某些题目被全班大多数或一部分学生答错时,可以立即组织班级复习,重新讲解构成这些测试题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当有些错误只存在于个别学生身上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适合其特点的纠正途径。2.确定学生的学习进度某门学科的教学总是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循序渐进、互有联系的学习单元,学生对一个单元的掌握往往是学习下一个单元的基础。因此,形成性评价可以用来确定学生对前边单元的掌握程度,并据此确定该学生下一单元的学习任务与速度。如果形成性测试能有计划地进行,就可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一个单元接一个单元)掌握预定的教学内容。3.强化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可以对学生起积极的强化作用。正面的肯定,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情感反应加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或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通过学生的认知反应加固了学生对正确答案(概念、法则、原理等)的认识,校正了含糊的理解和不清晰的记忆。

  要使形成性评价发挥这种强化作用,重要的一点是,形成性测试不要简单地打等第分数,而应通过适当形式简单地让学生知道他是否已掌握了该单元的学习材料,如已掌握或接近掌握,应明确指出;如没掌握,要尽可能使用肯定性或鼓励性的评语,并提出改进建议。4.给教师提供反馈通过对形成性测试结果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明确?教材的组织和呈现是否有结构性?讲授是否清晰并引导了学生的思路?关键的概念、原理是否已讲清讲透?使用的教学手段是否恰当,等等。这些信息的获得,将有助于教师重新设计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

篇十六: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P>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和联系3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和联系篇1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概念及特点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总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总结性评价有3个基本特点:(1)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课程的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以便对学生成绩予以评定或为安置学生提供依据;(2)总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总结性评价进行的次数或频率不多,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3)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考试或测验内容包括的范围较广,且每个题目都包括了许多构成该课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

  总结性评价的作用1.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工作中,总结性评价最常见的作用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进步水平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予以确定并打出分数,评出等第或写出评语。这类评价由于要确定学生在学生序列中的名次排列,因而常常采用“常模参照测验”,并常常使用概括的评定,同时,在成绩排列上常力求呈现“正态分布”。2.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也常被用来预言学生在随后一门课程或一段教学过程的学习中是否可能取得成功。一般说来,在某门学科的总结性考试中得分高的学生,大多数在其他学科或该学科的其他部分的学习中也会获得高分。3.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在这一点上,总结性评价的作用与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作用基本相同。某个年级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结果,既可作为确定学生在下一个年级的教学中从何起步的依据,也可以反映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学习准备程度。不过,要使总结性评价的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总结性评价不能只用分数或单一的综合等第来表示,而应伴随比较详细、具体的评语,最好是编制一份关于该学生学习成绩的“明细规格表”,用内容——行为这两个维度来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哪些能力或进一步学习的先决条

  件。否则,单一的分数不可能给后继教学过程的教师提供有助于其确定学生学习起点的有用信息。

  4.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也可用来证明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某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至少在当时)并具备了某些特殊的能力。此外,在这类评价,人们往往假设了一个“最低分数线”来表示“最低能力水平”,如同汽车司机驾驶执照考试一样,达到或超过这个水平,学生就能胜任进一步的学习任务或担当某种工作。5.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总结性评价大多数在阶段教学任务完成时或在期末进行。如果它测试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某一阶段上的学习结果,并且,如果测试题能反映学生对各个单元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那么,合理编制的总结性考试(考查)也可为学生提供有关其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信息,从而起到反馈作用,要么鼓励,要么使之纠正前段学习中的错误或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是期末进行的总结性考试,如果编制巧妙,评分得当,学生仍然可以从评价结果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了解自己的成功之处。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学生明确下一阶段或下一学期自己的努力方向并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要使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的一点,是在综合的单一评分中必须包括各个试题的分项得分,必要时还须给出评语和指导语。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和联系篇2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

  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的反馈作用。评价要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要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正确认识自己。同时,评价又可以正确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利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一、形成性评价(一)内涵阐释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是1967年由美国的评价学专家斯克里文(M.Scriven)提出来的,他认为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活动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信息,以提高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后被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B.S.B1oom)引进教学领域,布卢姆认为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这个词初始是用于区分以下两种评价的:一是由教师在课堂内部操作的持续终结性评价(ContinuousSummativeAssessment),一是由外部考试开发人员完成的终结性评价。这种由教师作出的持续终结性评价之所以最初被称作“形成性评价”,是因为它在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信息,尽管它只是相对简单的反馈。这种评价曾经也被称作“弱形成性评价”(WeakFormativeAssessment)。因而,从起源上看,形成性评价源于总结性评价,又是针对总结性评价而言的,这是探究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关系的关键所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因其独有的特性

  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所接受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所谓形成性评价,就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活动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

  形成性评价最突出的特征是反馈。从斯克里文和布卢姆两人对形成性评价所下的定义来看,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作业、测试等形式提供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状况和存在困难的地方,从而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尝试改进教学方法或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形成性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也可以意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改进学习方法,更加努力达到目标。

  能够提供反馈信息的必然是已经取得的结果或成绩,这一结果或成绩可以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即平时所取得的,也可以是学期末通过所谓的总结性评价所取得的。而结果又带有归纳和总结的性质,因而形成生评价关注的不仅仅是过程,它还关注甚至包括结果(总结性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

  (二)理论基础

  关于教育评价方法,存在硬评价与软评价(hardevaluationsoftevaluation)的争论。硬评价是运用客观收集资料的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的评价,软评价是以主观描述和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分别是两种评价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背后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评价方法论:实证化评价方法论和人文化评价方法论。

  形成性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属于软评价,所对应的是人文化评价方法论,这一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如下:

  1.德国的弗莱堡学派。弗莱堡学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联邦德国弗莱堡大学为中心形成的主张“社会市场经济”的经济学流派,是在20世纪20~3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新自由主义学派。这个学派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并根据这个原则来制定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是用来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法律秩序。“社会秩序”是弗莱堡学派的核心观念,来源于康德发展起来的政治伦理学说,这一观念高度推崇个人自由,又致力于建立一种法制国家,以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尽可能不受别人侵犯,使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发展。在哲学上,弗莱堡学派推崇的也是从古希腊以来就有的个人主义,他们主张,一切价值都应该以人为中心,人就是终极的价值目标;社会就是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一切人在道德上都是平等的,不应该把任何人看做是仅仅为别人谋幸福的手段。

  2.解释学。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他仿效为自然科学奠定哲学基础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作为“历史理性批判”的解释学。现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是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他把传统解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的研究转变为本体论性质的研究,从

  而使解释学由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为一种哲学,并发展成为哲学解释

  学。20世纪5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把海德格尔的本体论与古典解

  释学结合起来,使哲学解释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哲学学派。解释学强调理解

  与解释,它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对方法论、对理解中意识形态的作用以

  及对不同形式的解释的范围和假定等的哲学“反思”。

  3.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

  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

  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

  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

  是对现实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

  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

  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

  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相对应地,学习也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

  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

  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

  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

  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

  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从对弗莱堡学派、解释学和建构主义的简要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

  的共同点,从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转向对人本身的重视以及对人的自主性

  和主动性的发挥,把人从过度科学化的阴影中提升出来,它们还从与实证

  主义决裂的思想出发,努力寻求适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方法,如理解和

  解释的方法、主动建构等。以人文精神作为教育评价的思想和理想,强调评价对人精神的提升以

  及引导人们对智慧的追求。反对评价中的科学主义倾向和对功利目的的追求,主张评价要关注人的生命、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理解生命,追求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评价对象的积极性,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接纳评价结果。但这更多是一种教育评价中的理想态度和追求,理想需要付诸行动,而这种行动对评价者个体依赖性较大,主观性强,易受干扰,操作性有待提高。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和联系篇3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是依据()分类标准1.诊断性评价教师要想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有效教学策略,也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水平,了解他们对所要学习的学科的态度和抱负水平,了解引导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了解学生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测试。不过,教育中的“诊断”涵义较广,它不限于查明、辨认和确定学生的不足和“病症”,它也包括对学生优点和特殊才能的识别。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这类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测试,注重测试结果对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并注重经常进行的检查。其目的主要是利用各种反馈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使教学在不断的测评、反馈、修正或改进过程中趋于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这类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等第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改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必备的主客观条件。形成性评价的测试次数比较频繁,主要在一个单元、课题或新观念、新技能的初步教学完成后进行。正是这一点,才使之能及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反馈。就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来看,最重要的是“反馈一定要伴随有各项改正程序”,以便使学生“为今后的学习任务做好充分准备”。这些改正程序包括:给学生提供内容相同但编写形式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由几个学生互相讨论和复习有关的教材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及由家长对子女进行辅导等等。

  3.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其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以便对学生成绩予以评定或为安置学生提供依据。总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于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总结性评价进行的次数或频率不多,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考试或测验内容包括的范围较广,且每个题目都包括了许多构

  成该课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的区别 评价 相对性 区别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