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共同富裕研究报告7篇

时间:2022-11-15 11:1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共同富裕研究报告7篇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施甸县山邑模式助推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关于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调研报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促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同富裕研究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共同富裕研究报告7篇

篇一: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施甸县山邑模式助推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关于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调研报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于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关于我县大户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暑假实践关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4篇

  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对全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委会的基本概况xx村委会属于xx县xx镇,是坝区村委会,下辖8个村子9个村民小组离镇政府公里,全村1165户3600人左右,主要从事农业,全村经济总收入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左右元,房屋多以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全村国土面积平方公里,海拔米,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现在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全村已实现了安全自来的饮用,户户实现了“三通”,进村道路为柏油路和水泥路面。在村内有志才小学,学生有300多人。在党建中,该村设党总支1个,设有8个党支部,拥有党员总数146人,党员中男党员95人,女党员51人,党员情况逐步转向老龄化,40%年青党员基本都在外打工。团员64人。二、取得的成绩(一)国家政策利民惠民,农民盼望新农村建设,大家认为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

  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在省、州、县、镇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在种植业和外出打工潮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快速、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农村农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成为新农村建设亮点。xx村委会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村组织实现了人畜饮水安全改造、村内道路建设、村内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逐渐成为新农建建设的亮点,农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在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一)耕地少,水资源匮乏。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本村一直来耕地面积有限,而有限的种植面都是用来种植水稻。近年来,受天气影响,降雨量的减少,村里的生活、生产用水面临严峻的考验。(二)主导产业缺乏强劲支撑,特色产业还未形成规模。目前仍以传统的粮、猪型为主,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少且发展

  速度较慢,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扩大发展受阻,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拳头”型产业,农民增收渠道较窄。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产业化水平不高。

  (三)人居环境改善压力较大。农村居民住房条件相对不高,垃圾乱堆乱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能源建设亟待加强。

  (四)存在党员老化,年轻党员较少,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缺能人、强人。本可以组织村民一起出力,对环境整治,修沟打坝,修桥补路等事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村民已养成依赖懒散习气,自觉性差,事事依靠政府出资解决。一讲管理,就是要钱要物,一讲自治,就是带头起哄。没有起到勤劳致富、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五)农村因建房而致贫。在农村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由于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的贫困,建房时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向外借款,建房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款又需要偿还,所以导致生活水评下降。

  (六)村民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居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思想方面,思想比较保守,传统意识比较牢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文明意识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

  趋势,公共卫生、热心公益等集体观念逐步淡化,乱堆、乱放、家庭卫生问题比较突出,婚丧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行为依然存在。

  四、发展措施一是落实好各项惠农、支农政策。乡镇要不折不扣的把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保护力度,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收益。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现阶段我村的产业发展方式还是以“单打独斗”为主,很难形成规模,更谈不上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加了生产的成本。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三是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本村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通过组农民工转移培训,发放农民工手册的方式,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就业,使外出务工农民的付出能够得到合理回报。四是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

  创业。乡镇、村要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就地吸收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

  五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镇政府要加大农村水利建设保护的实施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提高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在村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

  六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在农村,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本村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七是用技术武装农民。充分发挥镇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组织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科技致富、市场竞争和自主发展能力。

  八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前农村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带头致富能力,培养发展型的农村基层干部,增强基层民主管理能力,培养服务型的农村基层干部,增强现代科技能力,培养技能型的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2)

  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12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2358人,

  非农业人口104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河沟面积3000亩以上,村集体收入18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6480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6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现在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现在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

  “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

  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

  生产者。(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年

  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v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应该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创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加工厂,生产、加工、销

  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3)

  5月中旬,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市农办会同市农林局、财政局、国土局等部门,在去年年底调查10个乡镇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另外10乡镇街道和37个不同区域、不同集体经济实力和不同发展模式的行政村,采取听、问、看、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逐个进行实地摸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调查情况来看,广大干部群众能积极探索发展路子,推陈出新,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村级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从调查情况看,近五年来,我市各行政村主要依靠本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加大对

  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苦苦扮演着“一级政府”的角色。1.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人干事”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目前现行的行政体制来看,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

  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不在政府财政预算之内,无固定的运作经费。从调查情况来看,村干部和联防、保洁、管理等人员的工资报酬,主要都由村里自己解决支付。人员工资的及时足额到位,对确保村里工作人员思想稳定、提高工作积极性、维护农村社会安全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2.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钱办事”的重要。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河道道路养护、绿化、合作医疗和各类创建等项目,虽然上级有部份的配套资金,但杯水车薪,还要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开支,确保了村级组织的运作和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3.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税费改革后,农户农业生产支出越来越小,基本上不交任何费用,但进行必要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必须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支配。我市平原各行政村每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都要在10万元左右,从而保证了农业的稳定生产。

  4.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如**村、**村等集体经济强村,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明显高

  于市平均水平。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弱,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一)发展现状:从XX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共列入**个村社),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万元,与XX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所有者权益**万元,比XX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扭转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下降的局面。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万元;当年收入(含土地征用补偿)按村组分,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全市当年集体经济收入入不敷出的村有95个,占村总数的%,比XX年多1个,连续二年出现低收益的村增多、高效益村减少的现象。(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①村级经营收入9267万元,占总收入的%;②发包及上交收入3791万元,占%;③村投资收益445万元,占%;④其他经济收入7937万元,占%。另外,各级的补助收入7250万元,未计入总收入。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集体经济总体上体现出北强南弱、近郊村优于远郊村、平原优于山区的特点。(三)存在问题。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从统计

  数据来看,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比较突出。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如,**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含土地征用费)达1588余万元,而**村、***等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几千元。

  2.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园区,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而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XX年各种财政配套补助**万元,村社均**万元,依靠上级财政的补助,使村级组织勉强度日。同时,也使少数农村干部群众产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艰苦奋斗、主动作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意识日渐淡化,甚至出现了大部分村所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与当年实际收入相差甚远的虚假情况。

  4.钢性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田设施、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的村级组织来说,实在难释重负。另外,部份农民群众集体意识不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拖欠、拒交应交费用的现

  象滋生,无疑又给村级组织增添了不该有的负担。5.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村级组织

  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但得不到相关的物权回报。如,在农村饮用水、电网改造等方面的费用,都要由村级组织负担一部分,但工程完成后,物权和收益由水、电等相关部门所有,无形之中使村级资产化为乌有。

  6.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得不到体现。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村把城镇建设、过境公路征用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均一起分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分文没有收取。二是农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受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村得不到享受。

  7.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他们片面地认为,“村干部再回头搞集体企业,一无精力、二无能力、三无财力,力不从心,不合时宜。”缺乏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和魄力,丧失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机遇和主动权。

  8.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步难,面临难以跨越的高门槛。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靠贷款创办集体项目的难度加大,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办集体经济项目的门槛被抬高,与先进村的差距也随之越

  拉越大。9.部分村级债务沉重,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

  的包袱。债务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如小水电、道路、标准厂房的贷款利息)、各类创建配资金的投入以及非生产性支出等。

  10.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从调查情况看,全市两位村主要领导文化年龄结构欠佳的状况,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影响着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多数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更谈不上魄力和胆略。甚至个别“问题”人员通过各种手段进入村班子,影响团结和工作的开展。

  11.农经队伍力量薄弱,与工作量不相适应。目前,我市各乡镇街道仅有1至2名专职(兼职)农经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大、任务重、强度大,哪里需要哪里搬,时常处在被动应付面上工作的状态,根本顾不上指导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另外,农经工作人员在职称评等方面也面临着突出的制约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切身利益。

  (四)主要原因。一是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从调查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位于山区、

  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是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情况调查来看,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严格的用地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我市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用和“三提五统”的局面消失,农民的应交款拖而不决,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三是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我市完成村办集体企业转制,受此负面影响,各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部分村干部群众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从受调查的37个行政村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以及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对村干部施加压力,使村干部都抱着“别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对不起老百姓”的态度,不顾所在村的经济承载能力,盲目跟风,举债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村

  级组织的负担,也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对策与建议(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我市村庄分布在平原、半山区、山区,村与村之间条件

  千差万别,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近郊和边远农村,应根据各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干部农民素质等各方面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扬长避短。

  1.近郊村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信息通畅、人才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等有利条件,在发展二、三产业上走出新路子。一是建立农副产品商贸市场。集体投资办市场、商场,以场生财。如朗霞街道的新新村,通过创办蔬菜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年可收租金等65余万元。二是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要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发展加工业,拉长产业链,而这也正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难点。三是建立服务市场,兴办各类服务实体。本着为民服务的方针,为本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产品推销、供应原辅材料以及信息、运输、餐饮等有偿服务,既为农业和农民走上市场架起桥梁,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装壮

  大增添一条途径。也可依托原有基础产业,建立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从中收取服务费、管理费,以壮大集体经济。

  2.山区要搞好农业资源开发,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山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要开发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发展新项目,开拓新产业。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利用集体自然资源如山地、水资源等,通过招标等形式开发经营,获取收益。二要管理好。改造好、管理好现有村级集体的山林、茶园、果园、竹林、水域等资产,使村级集体资产获得保值增值。针对“分得过多,统的较少”的实际,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返租倒包,把农户的责任山以及长期失管荒芜的山地,通过规划,向农民返租,统一开发后重新承包给农户经营,获得发包收入。二是合股经营,通过笋竹两用林、水果蔬菜基地和小水电等项目开发,村与农户或投资公司按一定比例合股开发经营。三是实施品牌战略,重视科技投入和产品营销,发展优良品种,开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二)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

  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第一,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把该收的钱收起来。对农户长期放弃管理,粗放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由集体收回后,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要对属于集体的山地、水等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第二,加强资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要积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根据有关政策,保护好、发展好宅基地(土地)整理后的成果,促使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要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对使用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的,要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和公益事业费。第三,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代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三)制定扶持政策,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从调查座谈体会到,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困难重重,不论是近郊村、远郊村,还是山区农村,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极大的扶持,尤其是对山区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的村,更应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扶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要活用村级留用地政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集体必须占有生产资料,而土地是现阶段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要维持基层政权的正常

  运转,必须赋予村级一定数量的土地经营权,确保村级通过土地经营获取稳定的收入。“留用地”,从面上理解就是留给将来农村发展使用的土地。与其留着将来用,不如现在就用,迟用不如早用,早用早收益。在当前关键建设时期,必须突破僵硬的思维定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心保装,适度开发,早开发早发展。从干部群众的呼声来看,村集体占有10亩左右为宜,这样村均固定收入可达到10万元以上,减轻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维持村级正常运转。

  二是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活化土地使用权。采取土地反租倒包、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等形式推行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兴办企业或开展物业经营,获得土地使用收益。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到城镇发展集体经济,从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中,安排一部分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用指标,给集体经济薄弱村2至3亩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并以最低价位在区位较好的城镇规划区内落实地块建设工商用房,以获取稳定的租金收入。

  三是要建立新增工商税收分享政策。村级在村内或城镇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民营经济,创办工商企业,新增工商税收可按地方收益部分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用于补充村级收入的缺口。按工业集聚要求搬迁至其他乡镇工业园区的企业上缴税收,原所在村应按一定比例分享收益。通过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着力改变引进企业越多,村负担越重的局面,从而调动村级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的积极性。

  四是要整合各部门政策资源,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目前,分散在有关部门的涉农政策资金在扶持农村发展上,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且随意性较大。为此,要整合部门政策资源,优化资金配置,规范操作,增强方向性,提高透明度。要理清村级组织的财权和事权,按一定比例加大对农村道路养护、卫生保洁、绿化等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统筹村级班子成员工资报酬,切实减轻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

  (四)化解村级债务,切实减轻村级负担。村级债务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阻力,要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切实减轻和缓解村级组织的负担,使村级组织在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上轻装上阵。一是增收还债。通过大力培植集体收入,增加集体收入,提高还债能力。二是清欠还债。主要是加大对农民欠缴的“三提五统”和各项承包费的清缴力度,在清欠工作中,要坚持执行先党员干部、后农民群众的原则,在广泛动员的前提下,对有能力还款而不还的,必须利用法律手段收缴。三是降息减债。对于高息借款,不管原来达成什么协议,都严格按照金融部门规定的同期利率计算,由乡镇农经站统一换据,签订协议,或由政府进行适当贴息,以此减少村级负债。四是节支还债。严格核算享

  受误工补贴人员数量,减少工资支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对办公费、报刊费、会务费等项目要实行限额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五是核销减债。对村级债务进行全面审核认证,经过核定已确定认为无效的债权债务,按法定程序予以核销。六是归责还债。对原村办企业向银行贷款形成的债务,要按照谁借谁还的原则落实债务人,债务由企业承担并负责偿还;企业倒闭的,可以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拍卖等形式处置,所得收入按法律规定偿还债务。

  (五)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发展活力。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至要。一是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轻、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对一些相对贫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内选方式,必要时还要突破条条框框,通过下派途径解决好班子软弱的问题,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二是加强村双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为民服务、清政廉洁的思想,明确村级班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要加强村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完善对村干部工作业

  绩和收益挂钩制度,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考核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防止个别村干部采取虚报瞒报手段,谋取不当利益。四是要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对从事村级组织工作达到一定年数的老村干部,离任后要继续落实养老、医疗保险等关爱政策,使村干部有一个盼头,多一份工作干劲。

  五、需要调整或出台的扶持政策1.村级留用地政策。2.村干部报酬逐步统筹。3.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经费(正常运转经费)的补助政策。4.发展物业经济的扶持政策。5.村干部的激励、关爱政策的继续运行。(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6.由村级出资共建农村公共设施的收益回报机制。(水、电等垄断性行业)7.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地利益保护政策。8.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重点扶持薄弱村和山区农村)边远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4)按照局党委工作要求,我和局及市平安办其他党员干部

  先后两次深入南川区水江镇梓漳村和武隆县浩口乡农户家中体查民情,倾听民意,增进群众感情,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怨、所急所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作风教育。对边远山区农村的现状和经济发展谈点自己的思考。

  一、边远山区农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我所入住的梓漳村和浩口村两个村都是边远山区,均属山地浅丘地貌,无支柱产业,都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属县级贫困村。就拿浩口村来说吧。浩口村位于武隆县西南,西南与贵州省真县接壤,东南与彭水县交界,芙蓉江为武隆、彭水和贵州省真县“两省(市)三县”界河,浩口村地处芙蓉江上游,北距浩口乡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南与芙蓉江界河临界,全村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亩(其中水田600亩,土900亩),该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农户370户1340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口800余人,建卡贫困户190户525人。共产党员54人。住房砖混结构的比例为20%,电视入户率为95%,电话普及率为100%。9公里的村道路属二级泥石路。当前,梓漳村和浩口村和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经济发展滞后。梓漳村和浩口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红薯、土豆等,浩口村主要经济以烤烟、生猪为主;梓漳村主要经济以生猪和养殖为主。浩口村70%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从事生产的大多是老、弱、残,文化素

  质低,思想守旧,农业技术知识缺乏,致富能力弱。(二)基层基础设施差。一是村道路设施差。浩口村村道

  路全长9公里,1994年修建,属二级泥石路;梓漳村就一条简易公路。两个村的道路由于缺乏维护,年久失修,边沟堵塞,沆洼不平,特别是雨雪天气,车辆就难以通行,严重的地方甚至连摩托车都要人推,交通安全隐患较大;由于道路不畅,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外运困难,难以推销市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群众迫切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资金上扶持,完善交通设施。二是养护机制不健全。在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集体无钱维护的情况下,村里未能建立起切实可行的道路等公共设施养护机制。三是水利设施薄弱。梓漳村和浩口村水利设施都老化,都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修建的。浩口村领导和村民们曾考虑利用山上溶洞自来水资源优势,统一改造梯田进行种殖,但投资大,资金不足,导致有利的自然资源无法开民利用。

  (三)社会服务事业薄弱。一是子女上学困难。从幼儿园开始,小孩就得到乡上去读书,加之路途较远,路况较差,来回不便,部分村民只好在乡上租赁房屋,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去照顾孩子读书。二是公共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差。村卫生站名存实亡。据了解,村级卫生站基本医疗器械少,技术条件较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打针、输液,医治一般感冒;病情稍微复杂的病人只能到乡或区、县、镇医院去就珍;村

  里的赤脚医生外出务工后,村民生了病,只能步行或花钱坐摩托车到乡上的医院去看病。技术好一点的赤脚医生,在沿海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一个月就能赚几千元钱,所以没人愿意留在村里当医生;就是浩口乡卫生院也仅有3名在职医生,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的需求,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增强基层乡镇卫生院医生编制。三是劳动力流失严重。外出务工人员占了劳动力人口的85%以上;XX年至今毕业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基本全部外出务工,在村里很难找到一名20—45岁的年轻人。没有人才,发展更难。四是公共文化设施滞后。两村虽然家家户户通电话、95%的有电视,但全村没有安装宽带互联网,与外界联系不畅通,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缺乏,村民主要以打牌度日。

  二、几点思考体会熙来书记在市委三届六次全会上强调:“谁走得勤、看得细,谁就能了解更多情况;而谁能真知、详知,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分析清楚,谁就有更大的发言权,就能拿出实实在在的解决办法”。我就边远山区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谈点思考体会:(一)切实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反映最多最强烈,体会最深最直接的,就是基层基础设施问题。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要实现边远山区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一是要落实惠农政策。进一步强化党的惠农政策落

  实,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市、区县两级政府应统筹安排扶贫资金,加大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行保持村道通达,逐步创造条件进行硬化。三是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切实加大完善水利资金的投入,争取市、区县两级水利部门支持。四是农村基础设施维护机制。在村集体无钱维护、多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基础设施维护机制,加强平时的养护和管理,提高使用寿命。四是加强边远山区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农村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低保、新农合、法律援助等体系建设速度,真正做到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二)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大学生“村官”在两年的服务期内,真正与村民同吃同住,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二是配强基层主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配强基层主官是搞好村居和乡镇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优秀的村支书,能带好一个班子,带富一方百姓。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针对农村实际,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创造便利条件,鼓励外出务工的优秀人才积极返乡创业,为家乡献计献策。四是强化技能培训。为基层组织必需的务工技能技术培训,让村民从简单的出卖“劳力”变成出卖“技术”。在农村,一个致富能手,也许不是干部,但他的一言一行,都能起到“火车头”式的带动作用,

  不可小视。(三)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按照市委“三项活动”

  总体部署,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三项活动”,让机关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让广大群众更直接反映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一是持久开展“三项活动”。把“三进三同”、“大下访”、“结穷亲”形成制度,长期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市领导和市级机关干部深入边远山区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二是长期开展“大下访”。市领导、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市级机关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边远山区农村,充分听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走访解民;难、聚民心,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着力化解积案,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要坚持“基层人才计划”,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扎根边远山区,服务群众。

  

  

篇二: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精编专题研究报告

  在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两大战略”交会期、过渡期内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推进“四化同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做好二者有机衔接和协同并进,既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地区持续稳定发展,又有利于加快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X月XX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路、重点、路径进行了明确要求,为推动“两大战略”平稳转型提供了基本遵循。作为乡村振兴部门,应该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接续推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不落下农民农村。关键任务就是“两手抓”:一手抓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一手抓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头等任务对待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巩固成果防止返贫致贫的任务还依然较重。防止返贫致贫需要在两个

  方面聚力用劲:一方面,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另一方面,如何拓展脱贫成果。

  (一)巩固脱贫成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版”。要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全面振兴总目标,底线就是巩固脱贫成果,不能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有返贫致贫户。因此,巩固脱贫成果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巩固脱贫成果意味着脱贫人口收入水平能够保持稳定、“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能够稳固、脱贫人口返贫和新生贫困现象得到坚决控制。要巩固脱贫成果,主要是稳收入、保生活,五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不变,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XXX元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群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帮助他们用勤劳双手持续增收;对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及时落实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保障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对于过去脱贫任务重的镇村,从财政、金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继续给予集中支持,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同时,还要继续提升已脱贫对象的内生动力、维持帮扶单位对脱贫人口的关爱、传递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爱心,保证各项帮扶政策措施落地落细、惠及于民。

  (二)拓展脱贫成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路径”。乡村要振兴,农民要富裕,归根到底靠发展,靠拓展脱贫成果,扩大覆盖面,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要拓展脱贫成果,主要是促增收、谋致富,这包括3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提高脱贫攻坚的标准和质量,不断提高包括脱贫户在内的农民收入和民生保障水平,提高脱贫人口和脱贫项目的质量,推进脱贫地区接续发展。二是拓展脱贫攻坚的受益范围,将原来只有扶贫对象享受的优惠政策和福利,如教育、健康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优惠范围适当延伸,对防范脱贫攻坚中的“悬崖效应”“福利陷阱”、优化乡村振兴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将脱贫攻坚中对乡村振兴有价值的发展及治理经验,包括管理体制、治理机制和政策等,融入乡村振兴,最终实现融合。

  这里重点强调产业问题。拓展脱贫成果,发展产业是第一位的。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产业,产业做大做强、农民富裕富足,“三农”领域其他方面工作都会事半功倍。发展农村产业要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发力,集中资源、优配要素,通过开放市场的支撑、工商资本的支持,来解决农业产业小散弱的问题,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谋划。坚持因村施策,立足自然景观、地形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产业,在规模、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二是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双招双引”,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一产做优、农业

  二产做大、农业三产做活,实现三产融合。积极推进招才引智,提升农业科技化、装备化水平,指导农民科学种养、技术升级。促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转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做大做强一批县域和镇域特色产业园,打造“一镇一产”“一村一品”,推动乡村产业向产业广度深度进军。三是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用足用活农村综合改革释放的红利,继续深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深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合作社和农户的联结,坚持农民能干的尽量让农民干,农民能参与的尽可能让农民参与,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形成紧密相联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进而激发群众干事创业发展的动力。

  二、把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主攻方向谋划乡村振兴相对于脱贫攻坚,覆盖范围更广、服务对象更多、工作内涵更深、目标要求更高、时间战线更长,需要把握好“两大战略”之间的关系,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多层次、宽领域的有效衔接,实现互促共进、平稳转型。(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国家减贫战略转型的需要。一是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和路径选择,实现县域发展从脱贫攻坚向乡村全面振兴的过渡和衔接。二是从国家层面看,通过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制度安排、实现路径,为我国缩

  

篇三: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一、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但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却比较突出,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造成经济增长停滞、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等问题,被称为“拉美现象”或“中等收入陷阱”。

  (一)贫富差距概念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状况分析

  贫富差距有一个可衡量的指标基尼指数。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目前我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也显示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中。

  1、我国贫富差距有如下的表现: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2)、除了城乡之间。

  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3]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到200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元扩大到13230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2、我国贫富差距原因:

  (1)、“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执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不发达,治穷是最主要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因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由于没能完全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并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只要效率问题解决了,公平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正是在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公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3)、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没有真正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根据有关专家粗略计算,各种非法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大约使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上升31%。

  (4)、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毋庸置疑,国家通过健全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5)、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除了合理的税收制度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然而,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4]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解决办法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

  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一)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

  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5]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联系实际说明如何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它是对一切剥削阶级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剥削制度的否定。但不允许任何有劳动能力的人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并不是拉平劳动报酬上的差别,不是全体社会成员在相同的时间内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因为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下,人们的劳动有差别,劳动者的体力、脑力不同,体质强弱不同,技能不同,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也不同。根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按劳分配原则,劳动收入也必然会有差别。这种收入差别并不违背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恰恰反映了它的特点。因此,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不仅可以调动先进者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他们吸引和鼓励大多数人努力发展生产,勤奋劳动,从而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可以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产生的差别,绝不是那种极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入贫穷的两极分化的差别,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同时,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也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避免贫富程度的过分悬殊,防止局部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的可能性,一方面,要通过税收等手段对由于非劳动原因所导致的不同经济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另一方面,对经济条件很差、致富困难较大的地区和劳动

  者,加以必要的物质、技术等方面的帮助,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总之,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是极少数人富裕和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

  义,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针对当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要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收入差距的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把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达到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实现“以人为本”。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缩小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减轻财政支出压力;适当增加居民收入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特别是加大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逐步把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到15%—20%,使财政支出成为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的主渠道;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增加社会就业投入,增加教育培训投入,提高居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贫困群体。(二)完善税收制度,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通过完善税收政策,建立一个综合协调配合,覆盖居民收入运行全过程的税收调控体系,以充分发挥税收在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中的职能作用。为强化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功能,应逐步确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两翼,以其他税种为补充的个人收入税收调控体系。(三)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从体制上缩小行业、部门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应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加强对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工资分配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支付行为,整顿工资分配秩序,逐步解决由于体制所造成的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的矛盾。实施“阳光收入工程”,规范津贴补贴制度,规范、清理、归并各单位自行建立的津补贴,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通过对机关事业工资外收入发放水平实行总量调控,逐步缩小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建立正常的地方增资机制,完善工资福利制度,积极推进福利待遇货币化、工资化改革。建立地区津贴制度,把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和地方性补贴等纳入工资收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同时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有效调节地区之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差距。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要借鉴国际经验,开征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来缩小财产分布上的差距,通过拓宽对奢侈消费品等项目的税基、制定合理的税率和建立有效的征管机制,提高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要完善具有财产税性质的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适时出台社会保障税,充分发挥税收在“限制高收入”和“保障低收入”两方面的调节作用。对存量资产开征房地产税,对个人的投资收益开征证券交易税等,使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调控覆盖全过程,形成对收入分配的完整的调控体系,缩小规避税收调节的空间,发挥税种作用的互补,确保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要加快建立鼓励投资、创业的机制,把高收入者的财富引导到发展国民经济上来。(八)建立对贫困群体的社会帮扶救助网络体系。对社会贫困群体除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外,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帮扶救助,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帮扶救助网络体系。加大科教投入,建立教育援助制度。加强对落后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科教投入,实行科教扶贫。财政在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同时,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城镇居民受教育的机会,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和竞争能力。建立教育援助制度,建立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基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以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落后地区培训必要的师资,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资,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缩小收入差距。全面落实城镇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在加强医疗制度改革的同时,完善和建立城镇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严格审批程序,确保城镇低保对象及特殊困难群众到医疗服务机构就医时能够按规定享受到医疗费用减免政策。

  建立特困群众住房救助制度。在加大经济适用房和低价廉租房建设的同时,政府对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户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核减租金为辅的方式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筹备应急救助基金,建立应急救助机制。财政应该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并吸收社会捐款,建立应急救助基金,用于解决群众因重大疾病、天灾人祸等造成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鼓励发展社会慈善机构,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扶、捐助制度。从政策上、税收上、法律上鼓励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单位

  和个人献爱心,将社会爱心的涓涓细流汇集起来,形成强大的社会救助力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积极开展全国范围的社会捐助活动,实现捐助活动经常化,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篇四: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第六组《走共同富裕之路》讲义

  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以及中央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正确认识收入差距过大的成因,培养学生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收入分配问题的能力,着力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消解诱发矛盾的负面因素,凝聚正能量,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改善民生的合理预期。课程内容:1.我国收入分配现状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成因3.中央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4.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走共同富裕之路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小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报告还突出强调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央确定居民收入翻番目标,让人们深受鼓舞,起里程碑意义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为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这幅蓝图中,最有分量的一笔就是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在这幅蓝图中,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居民收入成倍增加无疑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共享改革发展丰硕成果的真实体现。尽管前途无比光明,但我们必须冷静面对现实,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实际情况如何?其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应当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怎样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一、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基尼系数反映的收入分配状况基尼系数等级线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收入分配状况的指标,通过基尼系数的高低与国际认可的等级线进行比较,可以观测出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面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达到0.6是,则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212,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60,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331。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国家统计局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中提出,》2010年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的0.412.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基尼系数为0.275,而2010年已达到0.438。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尼系数以每年0.1个百分点速度增长,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了我国10年的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003年0.479,2004年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2008年基尼系数为最高,从2009年起逐年回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分析说,基尼系数从2009年起开始逐年回落的走势体现出中国各级政府采取惠民若干强有力措施所体现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比上年增加940元,增长13.5%,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增长10.7%,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比上年增加2755元,增长12.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6%,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3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在此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2012年12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我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引起广泛关注。西南财大通过对全国320个社区和村庄的8438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得出结论,2010年中国国家收入基尼系数为0.61,在全世界处于较高位置。但这个数据也受到诟病,原因是学术机构在样本选取上存在数量偏少、范围偏窄的问题,受样本分布偶然性的影响,使数字可能发生跳跃性的变化。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基尼系数与企业所有制性质有较大关系。中国基尼系数最低的省份是浙江,最高的省份是贵州。浙江的民营企业多,中等收入人群庞大,而贵州的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少。中国的收入差距,与世界类似发展水平国家相比,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国家统计局给出了几国数据。2009年阿根廷基尼系数为0.46、巴西0.55、俄罗斯0.40,2008年墨西哥基尼系数是0.48,2005年印度基尼系数是0.33。总的看,中国的基尼系数明显高于印度、俄罗斯,与阿根廷、墨西哥大致相当,明显低于巴西。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的数据,127个国家中,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为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国家,另外两个为亚洲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种状况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综上所述,来自各方面计算的基尼系数无论怎样不同,但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即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是公认的事实。2.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基尼系数如此高,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课题组(2006)采用了一种国际通用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和分析。他们用泰尔指数(也称作泰尔熵标准,是由荷兰经济学家H.Theil于1967年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泰尔熵指数和基尼系数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基尼系数对中等收入水平的变化特别敏感。泰尔熵T指数对上层收入水平的变化很明显,而泰尔熵L和V指数对底层收入水平的变化敏感)将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分解计算,结果显示,反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中,40%左右是由城乡居民收徒差距造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的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份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6.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经行的抽样调查,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1:1扩大到了3.33:1,2010年,这种扩大的态势有所缩小,收入差距又进一步姜维3.13:1(上述比较均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年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农村居民。1978年至2012年的34个年度中,有19个年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农村居民收入,只有15个年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达程度不无关系。东部地区人均GDP较高的省(区、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低于全国平均差距值,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省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高于全国平均差距值,有的地区甚至高达4:1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群体本身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显示,2011年,收入最高的20%样本农户与收入最低的20%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已达到10倍以上。为了准确反映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国家统计局采用了中位数的计算口径以真实地反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所谓中位数食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即为中位数,也就是说,还有一半调查户的人均收入比中位数低。按照中位数统计,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比上年增长995元,增长1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比人均纯收入低783元,但增速高1.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表示,2011年大多数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幅较高,但由于棉花、土豆等部分农产品价格暴跌导致部分农户减产,甚至亏损,拖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的后退。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长2279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692元,增速也低0.6个百分点,说明城镇脚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仍然增长缓慢。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计算,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019元,比上年增加825元,增长1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比人均纯收入低898元,按照五等分收入分组,高收入分组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组的8.2倍。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1986元,比上年增长2868元,增长1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579元,按照五等分收入分组,高收入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组的5.0倍。总体看,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速放缓,高低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速加快,高低收入差距有所缩小。3.地区收入分配状况国家统计局还采用泰尔指数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分解计算,结果显示,2004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为14%,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为86%,说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受到来自地区内部收入差异的影响。更详细的结论是:东部地区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为38.2%,中部地区为26.4%西部地区为21.4%,东部地区的影响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影响。从地区平均工资变化看地区收入差距,能够反映出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关系状况。根据《2012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11年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地区依次是上海(75591元)、北京(75482元)、天津(55658元),最低的地区一次是黑龙江(31302元)、甘肃(32092元)、广西(33032元)。最高与最低倍数为2.3倍。2011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1799元,超过全国平均工资的地区除了上述3个直辖市外,还有5个:西藏(49464元)、江苏(45487元)、浙江(45162元)、广东(45060元)、宁夏(42703元)。平均工资尚未超过4万元的有21个省(区、市),其中包括作为直辖市的重庆(39430元)。按照四个区域划分,2011年平均工资分别为:东部10个省市为49020元,中部6个省份为36028元,西部12个省(区、市)为38586元,东北三个省份为34355元。最高与最低倍数为1.4倍。按照平均实际工资增长幅度,2011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增长8.6%,超过这一增长幅度的有15个省(区、市),其中,东部有3个、中部有4个、西部有7个、东北有1个。“十一五”期间的地区工资水平状况反映了工资增长的三个变化:一是东部地区工资水平仍然高于其他地区。2006-2010年,东部地区平均工资水平一直高于其他地区。2006年,工资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42810元、33130元、33182元、和31594元,分别是2010年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1.15倍、0.89倍、0.86倍、和0.85倍,其中平均工资最低的中部地区与最高的东部地区相差11216元。二是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增速逐步加快。相对于2006年,2010年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较快的是中部地区,为87%;其次是西部地区,为83%。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随着中西部地区投资条件的逐步改善,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内陆转移,使得中西部地区用功需求明显增长,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三是地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占当地GDP比重普遍偏低,说明我国工资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31个省(区、市)中,2006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超过20%的增加到2个:北京(29.3%)、西藏(21.5%),低于10%的增加到12个,说明初次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应当考虑增加劳动者的报酬。相关数据显示,地区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1999年,收入水平最高的上海和北京人均GDP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8320美元),两地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2%;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中上等收入地区包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沿海省市,人均GDP均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960美元),六省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1.8%;下中等收入地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人均GDP均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6%;低收入地区,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人均GDP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790美元),人口约6.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这表明,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是造成地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

  4.行业收入分配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11年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依次是金融业(81109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0918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64252元),最低的行业依次是农、林、牧、渔业(19469元)、住宿和餐饮业(27486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8868元)。最高与最低倍数为4.2倍。2011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1799元,在19个行业中,超过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行业除了上述几个行业外,还有9个,其中包括采矿业(52230元,金融业是其1.6倍)其他7个行业中,6个行业的平均工资未超过4万元,。有其中包括制造业(36665元,金融业是其2.2倍)。日本在经济起飞后期的上世纪80年代,金融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只是制造业的1.38倍。西方国家经同行业的较高工资来自金融行业对从业人员高水准的知识要求。在劳动市场成熟的的西方发达国家,行业工资差距主要是各个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差距所致。而在市场发育还不尽成熟的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准入方面的行政限制带来的。“十一五”期间,我国平均工资增加了1.01倍,平均每年增长15.0%。(详见下表)“十一五”期间19个行业平均工资变化状况单位:(元、%)行业2010年2011年倍数5年平均增长全国合计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食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测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653916717441963091647309275294046664436336352338290146358703956656376255442820638968402324142818200749720449159342475014122209113879915256138762922920253212332711514322157471825920808226702.012.232.161.941.911.951.941.662.211.692.401.771.862.081.781.792.131.931.8315.017.416.714.213.814.314.110.717.111.019.112.113.315.712.312.416.414.112.8

  38242202341.8913.6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十一五”期间的行业工资水平状况反映出工资增长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行业工资水平的高低程度,不能决定工资增幅的快慢程度,而行业的竞争程度决定了工资增长的快慢。“十一五”期间,平均工资年均增长最快的行业是金融业(19.1%)和农、林、牧、渔业(17.4%),而这两个行业的工资水平,前者为19个行业之首,后者为19个行业之尾;平均工资年均增长最慢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7%)以及住宿和餐饮业(11.0%),而这两个行业的工资水平,前者为19个行业第二,后者为倒数第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早已市场化,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而前者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后者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这两个行业的工资增长幅度较之其他行业要低,而行业的性质又决定了这两个行业的

  工资水平差距较大,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均处于各行业之首,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促使金融业迅速发展,其工资水平自然会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金融业工资水平的过快增长也反映出行业规制以及薪酬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政府出台监督政策和行业进一步加强自律性。第二,“十一五”期间,教育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察业这两个行业平均工资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增幅分别为16.4%和15.7%,反映出国家在教育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领域加大了资金投入,实施了较强的政策倾斜力度,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强国发展战略。第三,“十一五”期间,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平均工资增长较快,其增幅分别为16.7%、14.2%和14.3%,但其工资水平还较低。这三个行业的劳动者虽然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重体力劳动者,并且所处的劳动环境也较差,因此,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也迫在眉睫。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成因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必须找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既有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也有理念,观念上的,既有转轨时期和发展阶段带来的,也有自然和历史所造成的。1.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和农村的划分界限与特征十分鲜明和显著,城市人和农村人被严格限制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单元里,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建立一个工业大国和强国,加快工业化发展过程,我国一直以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通过工业产品统一定价,农副产品统购统销等政策,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又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差别,我国的城乡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存在着巨大差别,这就必然造成了就业机会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巨大差异。国家统计局2012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2011年城镇化率已达51.27%,但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人群中,有大约2亿多农民工,也就是说,尽管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50%以上的国际标准,但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则仅为35%左右,数目庞大的农民工大多从事的是城市里没有太多技术要求,但却是环境艰苦的劳动,挣的是最低的工资,他们既不能享受到高工资待遇,也不能和成立的劳动者一样实行同工同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11年我国农民工月均收入为2049元,仅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30%,不仅如此,他们可以说既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被边缘化了的“市民”,他们也不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这无疑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催生了新一代的城市贫苦人口。2.地区地理和环境差异以及改革发展的不均衡扩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情况有天壤之别,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就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这得益于东部较优越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以及人们较高的文化水平,特别是,我国的工商业早在解放前就是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相比之下中西部就显得“先天不足”,特别是大西北,自然环境恶劣,又多属农牧地带,哪里的人们更多的是“靠天吃饭”,这些因素直接造成了地区经济的欠发达和较低的收入水平。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更是加剧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确立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帮组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向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的倾斜优惠政策,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大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东部地区的人们率先富裕起来,进而使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地区收入差距扩大是历史的必然。只有按照邓小平的东部帮助中西部加快发展的战略构想,才能逐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在东部地区发展起来之后,我国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放(200年,2004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3年),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并提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苦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扶持。目前,我国正在按照中央的部署,建立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全面系统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但是,改革和发展是需要长期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效的。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自然禀赋、思想观念、资本运作能力和劳动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现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目前较大的地区收入分配差距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下去,而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解决。3.垄断行业的利润分配不合理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存在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一直是分配领域的棘手问题。当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再加上政府出于确保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对一些资源性行业的准入,经营许可,资源占用以及定价权和销售权进行严格控制,而其他市场主体则无法获得政府同等的扶持。正是凭借对市场准入的行政限制、特许经营等优势,这些资源性行业获取了高额利润,在现有分配制度下,对这些利润的分配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导致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收入畸高。行业之间的收入有差距是正常的,但差距应当来自产业结构、发展阶段。技术投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果收入差距来自垄断就是不合理和需要调节的。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8)》分析认为,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收入有三分之一是靠各类特许经营权获得的。《2011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农林牧渔业一直是工资水平最低的行业。由于农业是基础行业,所以,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国家虽对农业进行了大力扶持,对农民提供了各种补贴,但由于我国农民数量庞大,补贴水平也一直较低,这客观上就使这类行业的盈利水平较之其他行业要低许多,也就必然形成这类行业从业人员的较低的工资水平。4.制度设计缺陷和宏观调控不力导致社会分配不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想结合”的分配制度,根据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从最后确立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发展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原则。但在实践中,尚未探索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以及使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的可行途径。从社会群体之间悬殊的收入差距看,一是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各要素究竟该在价值和财富创造中分得多少份额,还未能准确合理地计算出来。二是我国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平等。比如,企业的收入分配向权利阶层倾斜,权利阶层凭借权利地位,尽可能保全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这就必然会损害职工的利益。三是分配机制不健全也造成社会群体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例如,我国目前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发挥其通过平等协商实现互利共赢的作用,也就无法构筑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和途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不力主要体现为对违法收入、灰色收入的监管缺乏有力举措。一是政策对灰色收入缺乏权威统计(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二是政府尚未建立对灰色收入进行强有力调控的系统。这些因素导致灰色收入大量存在。灰色收入和违法收入不同,违法收入、腐败收入等都属于“黑色收入”,黑色收入是法制不严滋生的;但目前群众对违法收入与灰色收入的“两不严”很不满。百姓“仇富”不是“仇”正当的富,二是“仇”不正当的富。三、新目标,新期待近年来,党和政府为缩小收入差距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1.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后,》农村贫苦人口数量从9422万减少到2688万,贫困率从10.2%下降到2.8%,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76元增至3273元。2011年又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城市,既促进了城市发展,也促进了农民增收。低保这一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农村逐渐普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广泛推开,农民也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受益最为明显的群体。国家实施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等强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新农舍的推广,为亿万农民看病就医解除了后顾之忧;2010年至2012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2.多措并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2005年至2012年,我国连续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8年累计月人均增加

  1021元,受益者超过500万人;2011年全国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是2002年的2.56倍。2011年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由约28%下降约7.7%,明显减轻工薪阶层税负;各省(区、市)纷纷出台最低工资标准并不断对其进行调整,有效提高了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标准连续8年提高,居民收入增速赢了GDP增速。3.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扭转地区差距拉大的趋势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央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达到11.6%,超过全国同期经济增长水平。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先后投入2000多亿元资金,安排600多个调整改造项目,汽车制造业、石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地位显著增强。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效显著。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比战略实施前稳步提高,2005年至201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幅超过13.5%,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落实,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到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曾提出过GDP或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而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还是第一次。关于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计划,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960年,日本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日本在上个世纪50年代,经济一直处于持续增长阶段,但政治和外交局势十分不稳定,民众和政府有着强烈的对立情绪,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应运而生。这份计划中,将国民收入倍增目标进行了分解和细化,规定国家收入年均增长要在7.2%以上。国家收入倍增计划执行的结果是,10年中,由此也带动了日本的电器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国民消费成倍增加,促进了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日本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着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社会背景,而我国实行收入翻番目标的背景与日本的收入倍增计划有三点相似之处:一是提出目标时两国的人均GDP大致相当。1960年日本人均GDP约为美国的17%,2011年我国人均GDP约为美国的11%,也就是说,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二是两国提出目标都是为了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促进社会公平问题。上个世界50年代中期后的日本,国民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为了保持这一良好势头,必须解决政治和社会领域中出现的种种尖锐问题,因此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过去30多年,我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不仅导致危害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大大增加,也十分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这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三十提出目标时两国都有经济增长点做支撑,经济增长是实现翻番目标的关键,没有经济增长,一切都是空谈,日本的经济增长点来源于美欧不断的生产订单,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则是扩大内需和加强城市化步伐,特别是有计划,分阶段积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将使数以亿计的农民走出农村,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综上所述,我们党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时经过全面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十八大提出的翻番实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和谐为基,民生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正义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力争要在2010年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对于实现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而言,居民收入发展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有必要安排的路径。按照两个同步来测算,今后几年我国GDP增速只要达到7%,既能保障居民收入翻番,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仍处于上升通道,今后几年保持7%的速度完全可能,因此再继续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础上,实现收入翻番是有可能保证的,居民收入翻番的实现,需要做好全方位的推进和多方面的配合。首先,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转变静静发展的模式,推进结构调整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创新驱动,为做大做好蛋糕打好基础。其次,在社会建设方面,要逐步实现国名高质量就业,让老百姓实现收入翻番有所依托,同时要大力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一高劳动生产率,为实现收入翻番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更顺利的转变为市民,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第三,必须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通过调整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为收入翻番提供制度保障。在一次分配领域,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更好的保护低收入者的权益,建立健全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工资足额按时发放,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经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职工和企业实现利益共享,等等。在第二次分配领域,要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其他民生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健全社会并保障体系,合理提高社保水平,完善政策体系并抓好落实。四,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后入差距过大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顶层设计,坚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减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坚持提低,扩中,控高,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切实提高广大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公共福利和收入水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为此要采取一下各项具体措施。1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前文对城乡收入差距状况和原因的分析看,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必须走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美国农民居民人均收入为什么是城市居民的两倍,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美国政府还给农业生产大量的补贴,农民数量少,劳动生产率高,人均补贴高,农民收入水平自然会水涨船高。欧洲情况已如此,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农村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里将再次走合作化之路。农民在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耕作条件下,实行合作,集约,规模的经营方式,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生产效率,农民素质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成千上万个城镇的兴起和数以亿记农民转为城市人口的剧变。不仅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还会带来大量规模的城镇投资,带动城镇消费快速增长,最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工农产品升级代换。所以,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顺利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要逐步实现国际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流动制度,以及按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按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前期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是全体国民完全享有平等的身份。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户口,才能平等享受,就业,教育,住房,公共服务,基本福利,社会保障等待遇,进而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切实发展落实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总体发展战略格局,关键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我国要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要实施招善引资,政策优惠,因地制宜,自主发展的方针,一方面强调经济发达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到中西部地区帮助进行开发建设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发达地区的行业和企业到中西部借机抢占资源,市场和人才,因为这只会阻碍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和大发展,进一步拉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收入差距。二是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地区收入差距大虽然有自然禀赋方面的原因,但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财力不支也是重要原因。所以,政府要实行优惠的金融信贷政策,大力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建厂,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基础和环境。三是国家应提高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比例既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投入又要积极实施扶贫帮困工程,要采取一切对措施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增长快于东部地区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收入差距才能成为可能。四是中西部地区也要积极走出去,学习发达地区的投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潜力,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全面提高中西部地区经营者,管理者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适应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要求3。坚决打破垄断,建立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产业和行业新秩序,解决行业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消除垄断,对于垄断行业的行政性保护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和制约,政府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一是允许民营资本参与垄断行业的投资经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行业间的公平竞争,这是解决行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根本性措施。二是将垄断行业的高额垄断利润全部收归全民共同所有,将其转化为全民基金或社保基金。相应地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全民基金,并用与全民的基本保障和社会福利待遇,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收益真正为全民所有。三是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督检查,严格审计,严格约束,严格查处,特别要防止将垄断收益以各种形式转化为员工的个人收入的行为四是尽快出台

  特殊行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对垄断行业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控,改进和完善行业个人成本的宏观监测手段,以个人成本管理完善行业收入分配制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步建立行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合理调整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五是适时制定和出台我国的《反垄断法》,以立法手段逐步打破垄断,促进合理适度的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4。创新收入分配理论,通过四次分配环节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需要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笔者在2010年创立了“劳动增长值”理论和“第四次分配”的观点,目的是探索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分配理论,建立完整的分配环节体系(缺)入),二是扣除劳动成本后的工资余额,三是至少要补回被当作劳动成本扣除的工资减少的部分。只有这样,资本和劳动的收益才是对等的,否则,分配就是不平等和不公平的。劳动增加值理论是阐述资本和劳动具有平等分配地位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资本是不可能被消灭的,资本与劳动应当平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立劳动增加值的主要意义在于,开放工资增长空间,为公正分配奠定理论基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总体上是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分配差距过大造成的,由此治理社会分配不公就要先从理顺资本和劳动的分配关系开始。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又一次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笔者把财产性收入归于“第四次分配”。一次分配环节中,市场起主导作用,劳动者获得劳动收入;二次分配环节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劳动者获得转移性收入;三次分配环节中,慈善家起主导作用,劳动者获得捐赠性收入;四次分配环节中,劳动者个人将起到主导作用,他们将获得的是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财产性收入不是在初次分配环节获取的,动产和不动产均为前三次分配积累而成,将其进行投资所获取的各项收益就不应被视为是在初次分配环节中发生,而应当是不同于前三次分配的“第四次分配”。要大力发展“第四次分配”的财产收入,一是劳动者可以依法获得非劳动收入;二是国家要制定政策法规帮助更多的劳动者获得财产性收入;三是劳动者要多渠道获取收入才能进入中等收入阶级或富裕阶层。在农村,要推进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民对承包地拥有长期物权的前提下,促进土地流转和变现,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益。在城镇,关键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规范股市、基金和债市,让广大中小股民享有投资分红权。只有城乡居民获得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才能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广大劳动者稳步提高工资收入要持之以恒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名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分配要向劳动者和劳动报酬倾斜,要在今后10年中,适当降低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比重,并通过减免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困难企业税收,为这些企业提供增加工资收入的支付能力。二是发挥劳动力市场基础调节作用,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探索建立地区、行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有效途径,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收益。特别是,要探索在建筑及服务行业实行工资增长蹉商干预制度,直接确定本行业内企业工资水平最低增长幅度;在中小企业实行工资增长援助制度,对于集中在某一地区、数量较多、又难以开展协商的中小私有企业,可由当地的雇主组织、工会组织、政府部门组成中小企业工资增长援助委员会,对其给予工资集体协商的帮助、指导、协调和斡旋。三是严厉打击黑色收入、灰色收入。对国有企业要规范“三个制度”:一要规范对权力阶层有效监管制度,二要规范权力阶层的自主分配权制度,三要规范普通劳动者享有应得利益的收入分配制度。对私有企业要强化“三个立法”,一要立法规定私有企业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利益,二要立法规定劳动者应当与私有企业具有平等分配权,三要立法规定私有企业的分配应当受到政府的监督。各类企业要严格执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依法保障劳

  动者获取加班工资及其他劳动所得。四是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欠薪追缴制度。充分发挥法定最低工资对缩小工资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各省(区、市)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最低工资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使最低工资到2020年能够接近和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40%以上(目前各地区最低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比重基本在10%~20%)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纠纷案件屡见不鲜,。这更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各地区要建立经常性的欠薪检查制度,特别要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追究恶意欠薪行为。五是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要坚持“提低、扩中、控高”,就要大力提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应当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对提高农民收入,如前所述,要通过农业优惠政策、集约耕作和推进城镇化予以解决;对提高城乡贫困居民收入,要通过提高养老金和社会保障水平予以解决;对提高低收入工薪劳动者收入,要通过提高薪酬水平予以解决。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和睡会福利体系,重点完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改革、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并轨。而“控高”就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加快实行遗产税和赠与税,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高收入阶层的不合理收入得到有效遏制。延伸阅读篇目推荐:《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政府网2013年2月5日。《收入倍增共享幸福》,孙秀艳,曲哲涵,张志峰等,《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1日。《究竟怎样才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周天勇、周子勋、《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4月26日。《科学认识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任理轩,《人民日报》2011年7月22日。

  PowerbyYOZOSOFT

  

  

篇五: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株洲市100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综述

  城镇低保户生活情况研究报告

  难低保家庭生活困出路还在促进就业

  近年来,中山市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仍有部分家庭生活水平较低,并不得不靠民政部门发放的低保救济金度日。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市低保家庭的生活状况,我对全市100户低保家庭的生活收支情况和生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低保家庭生活依然困难,要摆脱贫困,除及时提高低保标准外,根本出路还在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一、城市居民低保认定及执行标准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如要申请成为城市最低保障对象的家庭,首先家庭人均收入必须要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其主要有以下三类居民: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瞻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②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③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核定。按国务院文件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制定,根据株洲实际财政水平,株洲市区目前采用的标准为1997年测定后的每月156元。二、城市低保居民家庭现状这次随机抽样的100户最低生活保障户,分布城市四区。通过对低保家庭的问卷调查,有高达85%的人认为政府对弱势群体较为关心,并表现出感激之情,在叫鸡岭居委会调查时我们了解到,有三户因缺乏劳动力导致家庭困难的家庭因不知道低保政策一直默默承受苦难,前年居委会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他们申报低保,目前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从心里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但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城市扶贫解困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救济城市贫民依然是各级政府必须重视的问题。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1、低保人员中老幼残和三无人员占六成。此次调查的100户低保家庭305人中,其中:老年人(60岁以上)43人,占14%,残疾人21人,占7%,学生和儿童31人,占10%,重大疾病的82人,占27%,三无人员19人,占6%。调查结果表明:老幼残和三无人员等人口在我市低保家庭中占有较大的比重(64%),它是低收入家庭难以脱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像金钩山路就有一汪姓低保户,70多岁的大娘每天看着一位40多岁的弱智女儿,大娘转城后因文化低、女儿又需人照顾而无法工作,两人全靠312元(全额)社保金救济过日子,平时只到蔬菜市场捡一些丢弃的蔬菜,唯有家里偶而来了客人才买上一些荤菜,去年底大娘摔伤后,只花了45元钱看病,后来实在没办法,就到电影院随便拿了一些商家打广告的免费赠送药品,服后幸亏没出什么大事。

  2、低保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据调查,在305人当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2.3%;中专或高中的占19%;初中文化的占30%;小学及以下的占48%。他们之中78%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偏低是低保家庭的一个普遍现象。劳动作为人们谋生的第一手段,人们至高利益的一种体现,偏偏这些低保人员往往因文化程度低又无生产技能,缺乏应有的自我发展能力。

  3、低保家庭就业率低,负担系数大。2003年全市9.2万名低保人员中,如把就业服务中心转入和失业二项合计,其份额就达到了54%,这些人员大部分都没有工作。从100户的调查资料也可看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的就业率仅为39%,100户低保家庭负担系数高达2.5,高出全市平均负担系数的56%。如湘氮二区有一姓刘的低保户,一家四口,二个儿子上大学,爱人身体条件差没有工作,全靠他一人每月560元的工资再加上80元的低保补助,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为了儿子上学,他爱人有病也没有及时治疗。可见就业率低、负担系数大是低保家庭难以脱贫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低保家庭中就业人员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在100户低保家庭中有收入人口为108人,占家庭总人口的35%,其中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有38人,200-400元的37人,400-600元的27人,600以上的6人。据对其收入稳定性调查,有58%家庭认为现有收入不稳定和很不稳定;有6%的家庭预计未来收入会增加,维持现状的占55%,预计下降的占39%。在收入低且不稳定的情况下,他们用于吃、穿、用等基本生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85%,恩格尔系数为58%,比城市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

  5、低保家庭最大的困难是生活难以为继,最大的愿望是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在调查中,当问及其家庭目前最大的困难时,有45%的人回答是生活难以为继;无钱治病的为22%;教育负担重的为16%。当问及目前最大的愿望时,有48%的人选择需要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有26%的家庭认为要有稳定的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有11%的人选择要治好病;还有10%的人认为要减轻孩子的上学费用问题。如湘氮一姓刘的低保户,以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前曾任过企业劳服公司的经理,一直没有重新上岗,有着一定管理经验和强烈工作愿望的他急需找一份工作。

  三、城市低保工作所面临的形势通常采用恩格尔系数法来测算当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即根据上年各项消费对于人们生活所需的重要程度,确定生活必需品的最低需求量,然后根据市场物价计算出购买这些必需品所需的全部费用,即为最低生活保障线。自1997年国家开始实施“低保政策”以来,市区在低保标准上一直采用1997年的标准,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再就业的难度的不断增大,贫困人口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市区低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保标准上的差距。据资料显示:2003年我市市区共发放低保金近3000万元,有1.5万户家庭,共计5万多人享受了低保政策,市区低保家庭月人均为53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元。而实际上,近几年来市区每年的贫困标准线都在提高,也就是说城市居民家庭用来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在不断增加,到2003年低保理论值已提高到了207元,二者的差额已扩大到51元,如果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元的标准发放的话,每月至少还需增加110万元,每年单这一项就有1320万元的缺口。二是低保面上的差距。据市城调队200户城市住户调查资料测定,近年来我市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低于低保线的家庭一般在8%-10%之间,由此推算目前市区的低保户应在1.54-1.92万户之间,与目前市区1.5万户家庭享受低保也存在着近1600户的差距,也就是说目前的低保面只有85%左右。如要真正达到应保尽保,每年尚需增加140多万元的资金。如果二者都考虑进去的话,即在低保面上达到100%,低保金上高出个全省水平15元,市区将有5.5万贫困人员,人均每月享受73元低保补贴。按最保守测算:市区每年至少还需增加1500万元的低保资金,如果要按207元的理论值测算资金缺口将达到3500万元。

  一、全市低保家庭生活现状(一)低保家庭基本情况按照户口性质,低保家庭分为城镇低保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依照2005年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城镇低保家庭人均每月300元,农村低保家庭人均每月250元),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家庭,可按有关程序申请,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并根据差额领取低保补助金。这对于保障和提高低保家庭的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5年,全市享受低保补助金的家庭共8365户23070人。其中,农村居民6159户18297人,城镇居民2206户4773人。全市共发放低保补助金2408万元,同比增加348万元。

  低保家庭人均年收入3525.78元,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55元相比,仅相当于农村平均水平的42.98%、城镇平均水平的20.43%。低保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51.65元,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451.15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288元相比,仅相当于农村平均水平的67.46%、城镇平均水平的30.46%。低保家庭由于收入少,其消费水平普遍较低,生活消费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生存的需要。在低保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1705.24元,医疗保健支出966.97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2.22%;居住支出443.72元,占10.02%;衣着支出111.58元,占2.56%。低保家庭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和医疗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高达61.41%,分别高于全市城镇居民19和农村居民13.28个百分点。

  (二)城乡低保家庭与全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对比1、城镇低保家庭生活状况(1)城镇低保家庭负担系数远高于一般家庭在我们调查的58户城镇低保家庭中,家庭户均人口3.16人,就业者负担系数(家庭人口/就业者人数)为4.72,而我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负担系数为1.7,也就是说,每个低保家庭的就业者所负担的人口比一般城镇家庭高出3.02。调查显示,年老、多病、体弱、在校等四大因素,是造成城镇低保家庭缺少就业劳动力、没有生活来源、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2)城镇低保家庭收入不足一般家庭的两成调查数据显示:城镇低保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55.93元,仅为全市城镇家庭平均水平的19.45%。其中:人均救济金收入1458.85元,占家庭年收入的43.4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50.19元,高于可支配收入994.26元,高出29.63%,表明城镇低保家庭入不敷出,依靠亲朋好友的捐赠或借贷才能维持正常生活。城镇低保家庭与一般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差异较大。其中,城镇低保家庭恩格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尔系数为45.81%,城镇一般家庭为38.52%;城镇低保家庭衣着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和教育费用支出分别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47%、3.9%和8.8%,城镇一般家庭为5.57%、21.93%和13.66%;而城镇低保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4.27%,城镇一般家庭为3.89%。

  2、农村低保家庭生活状况中山市农村低保家庭年人均收入3549.08元,仅为农村一般家庭的43.26%。其中,人均救助金收入819.12元,占家庭年人均收入的23.08%。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51.85元,高于人均现金收入802.77元,高出22.62%,同样也是收不抵支,有些家庭只能靠借钱度日。农村低保家庭与一般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同样存在差异。农村低保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32%,一般家庭为6.97%;交通通讯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48%,一般家庭为9.96%。(三)城乡低保家庭生活状况对比在收入方面,城镇低保家庭的收入比农村低保家庭少193.15元。原因是农村低保家庭收入中的人均集体分红和农业收入分别为503.13和295.28元,而城镇低保家庭没有这两项收入。城镇低保家庭工薪收入1768.66元,而农村低保家庭为1634.17元,二者差距不大。城镇低保家庭救济金收入1458.85元,而农村低保家庭仅819.12元,相当于城镇低保家庭的56%。在支出方面,城镇低保家庭年人均支出4350.19元,全部用于生活消费;农村低保家庭年人均总支出4544.76元,其中用作生产费用支出192.91元,用于生活消费支出4351.85元。从“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构成情况看,城镇、农村低保家庭生活情况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详见下表)。

  二、改善低保家庭生活状况的建议通过此次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使我们直接接触和深入了解到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在落实社会救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帮扶机制,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目前,低保家庭数量较多,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不可抗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拒因素在造成新的低保家庭,这对构建“两个适宜”的和谐中山造成一定的困难与挑战。为从根本上解决低保家庭的生活问题,使救助机制更加完善,我们认为,各级、各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救助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帮扶低保家庭重要性的认识要大力宣传帮扶低保家庭与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低保家庭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把全社会动员起来,充分认识没有城镇和农村低保家庭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实现的道理,在全社会形成齐齐帮助低保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2、加强信息引导,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一是信息提供要优先。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提高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为原则。充分发挥中、高收入家庭的榜样示范作用,优先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致富信息,带动低收入家庭的增收。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有关部门应根据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生产自救、就业自找、增收自创、致富自寻、脱贫自解,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简单地向政府部门“伸手”,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3、实现共同救助,探索建立综合救助体系低保家庭困难原因和程度各不相同,单纯靠救济金救助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各级政府应逐步探索和建立起综合救助体系,如教育部门在减免学杂费的基础上,还可建立低保家庭子女勤工俭学制度、学习奖励制度等;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门诊住院医疗保险的网络构建;要增强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自觉捐赠,实施结对帮扶,走政府救济与社会援助相结合的综合救助之路,切实解决低保家庭“治病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有力的经济杠杆,可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问题。我市在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工作的同时,在加大对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推广力度,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的同时,还要因应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财政实力,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提高保障水平。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篇六: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2021建设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心得体会

  2021建设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心得体会新世纪初,浙江遭遇发展瓶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战略家的眼光重新审视浙江的资源禀赋,对症下药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八八战略”蕴含着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取向,为浙江不断构筑共同富裕的基础提供了战略指引。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为新时代浙江,续写了“浙”篇“八八战略”的“新乐章”,奏响了“浙”段共同富裕的“主旋律”,发出了“浙”声共建共享共富的“最强音”!紧跟共建“指挥棒”,唱响高质量发展“寻梦曲”。续写“八八战略”的“乐章”,奏响科学发展的“旋律”,持续“做大蛋糕”,从而让百姓的“获得之音”由“浙”传遍全国。一是要奏响“经济提质”的“旋律”;围绕三大科创高地、数字经济“一号工程”、“415”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支点”,借势数字化改革,探索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主线”,探索联通发展的路径机制;围绕营商环境、投资环境、政商环境等“基面”,立足温州市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探索全领域改革的制度机制。二是要奏响“乡村振兴”的“旋律”;念好“兴”字诀,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让农业有“赚头”,让农民有“盼头”;念好突“美”字诀,探索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带动乡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

  

  盖;念好“富”字诀,探索以产权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让沉睡的“资源”变成“资产”。

  紧跟共享“指挥棒”,唱响高水平均衡“追梦曲”。续写“八八战略”的“乐章”,奏响平等均衡的“旋律”,合理“分好蛋糕”,从而让百姓的“安全之音”由“浙”传遍全国。一是要奏响“带动后富”的“旋律”;完善收入增长和财富分配的调节机制,释放经济发展要素分配改革红利;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扶持机制,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率先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完善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大产业开发、社会共助的力度,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平均增长。二是要奏响“保障民生”的“旋律”;围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等方面,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的供给机制;围绕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的有效机制,织密民生“保障网”,兜底“百姓福祉”。

  紧跟共富“指挥棒”,唱响高品质生活“圆梦曲”。续写“八八战略”的“乐章”,奏响美好生活的“旋律”,保质“做优蛋糕”,从而让百姓的“幸福之音”由“浙”传遍全国。一是要奏响“精神文明”的“旋律”;创建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新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试点,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创“新高地”,深化文化研究工程,打造能代表浙江的文化符号和文

  

  化标识;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弘扬新时代浙江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社会新风尚。二是要奏响“生态和谐”的“旋律”;建立和推行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建设标准,构建加快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长效机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环保机制;结合“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立足绿色奖补和生态补偿,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在“浙”里绘就“富春山居图”的大美河山。

  

  

  

篇七: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篇1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最近,我室重点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

  开展调查研究,初步提出了城乡互补互动、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五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改革开放20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我们认为从1998年起,随着国家粮食定购政策的逐步放开,经济结构开始进入了加速调整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主导产业、工业园区、新城开发和民营经济相继兴起,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城乡经济社会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行的道路。

  1、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xx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28.4亿元,比1998年增加13.1亿元,年均递增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76亿元,比1998年增加2.03亿元,年均递增6.3%;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45亿元,比1998年增加2.94亿元,年均递增10.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3.19亿元,比1998年增加8.14亿元,年均递增21.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98年的37.5:29.5:33调整到了27.4:26.2:46.4。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农业增加值在全区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表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0xx年,全区人均GDP达到了8281元(折合1001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6.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51.4%,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判断指标衡量,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已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全区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2.6%,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按常住人口计算),标志着城市化的特征已初步显现。

  2、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来,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明显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xx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与1998年相比扩大了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了14.1万人,比1998年增加4.22万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8440人,每年转移农村人口3000人左右。与此同时,重点小城镇的开发建设逐步兴起,6个建制镇镇区面积平均达到了1.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平均达到3200人。其中建成区面积最大的总寨镇达到了1.9平方公里,聚集人口最多的西洞镇达到了4631人。城市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建筑建材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而且也带动了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别是南郊工业园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5户,20xx年完成工业产值4亿元,占到了区属工业总产值的26%;清水梧桐苑工业小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2.2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户,20xx年完成工业产值7240万元,占到了清水乡镇企业总产值的81.3%。上述情况表明,我区的城镇开发建设与城乡工业发展已走上了互动融合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3、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具备了中级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近些年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主攻招商引资兴办加工流通企业,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奶牛、制种、蔬菜、草畜、林果、粮食等六大支柱产业。20xx年底,全区奶牛存栏达到了2.64万头,比1998年增加2.42万头,年均递增64.4%;肉牛饲养量达到了13.25万头,比1998年增加5.09万头,年均递增10.2%;肉羊饲养量达到了66.2万只,比1998年增加28.6万只,年均递增12%;鸡饲养

  量达到了582.3万只,比1998年增加300万只,年均递增15.6%。以洋葱和温室(棚)为主的蔬菜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粮经制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经济林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粮食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从调查分析情况看,我区畜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目前依*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今后种植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上。全区建起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84户。其中,乳品加工企业4户,肉(蛋)品加工企业4户,种子加工流通企业38户,蔬菜加工流通企业28户,果品贮藏加工企业4户,粮油加工企业96户,棉花、啤酒花、牧草等加工企业10户。年加工销售各类农产品55万吨,占到了全区农产品总量的65.5%。全区发展起各类合作经济组织68个。其中在民政部门登记的22个,作用发挥比较好的有7个。总体来看,目前我区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都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半紧密型联合体,正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但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在城市,重点完成了道路交通、休闲广场、污水处理、供水供暖、绿化亮化,以及城市电网改造、住宅小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五通一平”工程。其中,新建拓建道路78公里,城区道路总面积达到了302.3万平方米;开辟公共休闲广场9处,总面积达到了18.5万平方米;新建公共汽车站3处,公交候车亭27个,开通了10路城市公交;新建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达到了18.4万吨;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9万吨;建成集中供暖站93处,供热总面积达到了291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5.8平方米;开发建成标准化住宅

  小区40个,城市人均住宅面积达到了18.4平方米。在农村,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投资508万元初步完成了农村公路客货运“村村通”工程,投资1300万元配套完善了六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投资2.03亿元完成了180项骨干水利工程,投资4350万元完成了33项生态治理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总结分析近五年发展的情况,我们认为,自1998年以来,随着我区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相继起步,城乡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城乡交流合作日益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以后,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区上下统筹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了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萌芽时期,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最近五年,全区常住人口增加2万人,增长了6.2%。城市常住人口增加2.6万人,增长了27.7%。其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3300人,固化外来人口8700人,转移农村人口1.4万人。20xx年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比1998年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这表明城市聚集人口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农民追求城市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看,随着城镇工业园区的兴起,大批企业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向园区集中,以往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分割运行的局面被打破,城乡工业发展的关联度逐步加深。从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在城市批发市场为农村市场供给商品的同时,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三产,逐步使城乡商贸、服务融为一体,形成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三是城乡发展互为依托的趋势日益明显。集中表现在农村主导产业为城市提供原材料,支撑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农村为城市建设和发

  展提供了土地、农产品、劳动力资源,逐步拉长了城乡产业链条,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随着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向农村的逐步扩散,发达的城市文明在不断影响着农村。由此可见,城乡发展已紧紧交织在一起,互为依托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各级政府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008万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50万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为9:1;20xx年投入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为2.5亿元,投入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为1.1亿元,城乡基础建设投入比为2.3:1。城乡基础建设投资的年均递增率分别为49.5%和111%。这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被逐步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统筹建设的趋势比较明显。

  五是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文化相互渗透,科技、信息交流日益广泛,资源共享程度逐步提高,不仅加快了城市文明的扩散和传播,也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变化,农民的法制意识、健康意识、保障意识和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都在进一步增强。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我区随着城乡产业的逐步融合,经济领域二元结构的矛盾趋缓,统筹理念开始向社会发展领域延伸,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突破的趋势初步显现。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不仅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近五年来,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长了35.4%,年均递增率只有6.3%;工业、建筑业增加值增长了65.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61.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21.2%。由此可以判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

  2、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20xx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了75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81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1998年的1.6:1扩大为2:1。同时,有12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还有9%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1.7%。虽然这些年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在继续拉大,农民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

  3、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政府投资,近些年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兴办各类公益事业都需要农民出工出钱。特别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区、乡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非常有限。尽管每年都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很难满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教育、卫生事业上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大量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导致城市学校班额超编严重。农村校点较多,但教学条件不如城市,生源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拉大,素质高些的教师多数不愿在农村执教。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差,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执业医生相对较少,技术力量薄弱,医疗卫生条件不如城市。特别是村级医疗保健设施简陋,农民就医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5、城乡社会保障上的差距。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逐步得到落实。20xx年,城市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达到了1064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达到了1412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达到了1020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达到了13890人。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不落实,目前只为“五保户”提供了低保金,为部分双女户办了养老保险。除此外,农民均不享受社会保障。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如果像过去那样,单向推进农村改革或城市改革,难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现阶段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统筹考虑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进行整合和并轨,从体制上求创新、机制上求突破,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产业、统筹资源等,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使城市与农村成为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统一体,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调查情况显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让农民进城,而是要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农民生活向城市看齐;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个模式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要准确把握和认识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必须走出上述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二是发展规划不统筹。集中表现在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尚未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协调性差,缺乏必要的规划控制手段;城市、小城镇和康居工程缺乏统一规划,重视单项工作的年终进度,不重视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益,指导工作上缺乏依据,落实工作上缺乏连续性。由于整体规划不健全,一些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难配套。如小城镇建设、康居工程、旅游开发等都没有总体规划,目前还停留在探索实施的阶段。

  三是政策体系不完善。突出表现在支持小城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窄,乡镇拿不起,银行贷不到,土地收益用不上,民间投资进不来;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特别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除国家投资以外,基本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负担,筹资渠道越来越窄。

  四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工业化既是城市化、产业化的前奏,也是动力源。而从我区的实际看,近五年增幅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年均递增率为21.6%,工业年均递增率为4.8%,工业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相反,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这说明,我区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而主要是*第三产业推动和规模投资拉动的。城市具备了承载人口的能力,但工业不具备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使城市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原则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政策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科技向产业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五大战略”为重点,主攻“一城四镇、一带双沿”(即:中心城市、四个小城镇、城郊、沿路、沿山经济),做强工业增长极,培植城郊经济带,壮大农村产业群,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2年,全区GDP达到80亿元,年均递增9%,人均GDP达到16000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到21:38:41;全区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

  社会公益事业配套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健全,农村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文化设施比较完善,农村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90%以上的农村人口参加社会统筹保障;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健全,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人。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普遍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面落实,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社会步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和谐优化,生活蒸蒸日上的良性发展之路,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区域长远发展与品位档次的提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科学制定完整的规划体系。要明确分区功能和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布局,凸现地方经济特色。

  2、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乡村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出发,分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3、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原则。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摆在第一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立足当前,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既要明确政府职责,注重发挥好政府在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导推动作用,又要坚持按市场机制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模式,运作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走经营资本、经营资源的路子。

  5、坚持城乡统筹、互补互动的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着眼于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既要不断增强城镇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构筑更高的发展平台,又要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实力,引导科技向产业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五大战略的实施:

  1、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

  培植工业支柱,争创名优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拉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22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1.3%,提高6.7个百分点。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构筑招商引资平台。在坚持抓好南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同时,加快实施西郊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绿化等“五通一平”工程,基本满足企业项目入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尽快形成封闭管理、独立运行的管理服务机制,从入驻手续、项目审批、企业融资、工商税务、权益保障等方面,为入驻客商提供全程化服务,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平台。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清水、总寨等乡镇工业小区建设规划,多渠道筹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狠抓项目建设,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坚持大小并举,内外结合,城乡配套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举全区之力,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上项目。既要抢抓机遇,争取国家、省市和外商投资,集中精力发展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又要立足资源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引导和鼓励城乡民间投资,发展中小企业项目,培植工业发展的后续梯队,谋求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力争到2022年,工业经济中园区工业所占比重达到80%以上。三是调整优化结构,培植工业发展支柱。调整的方向是向高新技术看齐,调整的目标是加快产业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的重点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和名优家具。逐步拉长加工产业链,形成工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培植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四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公司制改造。要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实践,建立出资人制度。逐步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各司其职、相互激励、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企业成本资金、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管理,提高企业运行质量。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按照“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工企业为龙头,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壮大农村优势产业群。在逐步改造提升粮食、林果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沿路乡镇主攻奶牛、蔬菜和高效制种,沿山乡镇主攻肉牛、肉羊和优质牧草,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规模化扩张,发展集约化经营,培育名品、精品,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肉鸡、菌菇和特色水产养殖,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二是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坚持“扶强、扶优、扶大”的原则,抓好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特别要支持那些经营机制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辐射面广,与农户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果蔬饮品、畜禽产品加工,向农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三是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大户能人、乡村组织和涉农服务单位兴办各类服务实体,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此同时,要引导一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入股或租赁的方式固化原料生产基地,把农民的土地纳入企业集中经营管理,建立企业、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紧密型利益联合体。通过创新完善运作机制,促进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篇2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是实

  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结合近年来基层工作实践,就大县城、大新城、中心集镇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化、构建及实施等进行了调研,现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近几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认识明显提高,强化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着力点,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和规模更趋合理,城镇化率达到34%以上。

  首先是逐步构建起了大交通格局,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向农村延伸,县、乡、村三级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基本实现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乡镇新建了乡村客运候车厅,公交班车通乡率90%,城乡公交一体化已经形成。

  其次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积极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部分村庄已开始或正准备实施户集、村收、街道中转、区处理,农村改厕任务基本完成。

  第三是大力实施了改水工程,实现了城镇供水网络向农村集镇、中心村延伸,目前,除个别丘陵山区外,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同时,推进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农村用电与城镇用电全部同网同价,农村居民用电质量明显提高。

  二、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从对我县农村的调研情况看,虽然我县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面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受到下列一些因素的制约:

  2、村镇规划建设水平低,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执行不严,部分村镇建设无序,管理水平低下。多数村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村民环保意识淡漠,农户将生活、生产垃圾堆放在院内、大街上,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村中街巷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村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由于农户缺技术、少经验、无资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小,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优势农产品规模小,布局分散,缺乏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

  4、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由于城市化对于高素质人的迫切需求和较高回报,吸引了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纷纷流入城市,农村优质劳动力不断流失、日益缺乏,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淡漠,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5、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我县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村缺乏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农医保报销额度偏低,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6、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支付,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

  三、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优化途径与思路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县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由于我县县域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立足实际,因

  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推进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具体建议如下:

  (二)、加快两大建设。一是必须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要以大西高铁建设为契机,全方位发展城市,扩展城市的规模,推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顺利实现农民向城镇转移,着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迅速改变目前我市城市化建设滞后的局面;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水利设施等重点建设,制订好科学的规划,逐步推进,分阶段实施,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落实三项政策。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有关资金政策必须对农村实行倾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向农村倾斜,主要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对农用工业发展的投入,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二是金融货币政策应向农村倾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努力改进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加大农业信贷的份额,积极建立区域性的风险基金、行业性的担保基金、农产品贷款担保基金等,以解决银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三是招商引资政策向农村倾斜,政府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在农村、小城镇投资建设。加大对高科技农业、旅游观光、小水电开发、绿色农产品、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的建设。

  (四)、深化四项改革。城乡统筹破解“三农”难题,要通过改革排除城乡统筹发展中种种体制性障碍,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性保障。当前应深化以下四项改革:一是农村税费改革,要通过改革达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预期目标。二是户籍制度改革,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流动的户籍制度,三是城乡就业体制改革,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民与市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竞争。四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努力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将进城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五)、实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城乡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统一城乡规划就是要确立科学的规划体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形成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二是统一城乡发展导向。城乡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为理念,促进城乡整体性发展。三是统一城乡资源配置。要协调好城乡资源流动和配置关系,引导城市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进入城镇,在促进城乡资源合理流动中切实解决城乡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四是统一城乡发展机制。要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实现城乡社会全面进步,尤其应注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在城乡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美乡镇、生态村等活动促进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是统一城乡发展战略。一要抓城镇化,城镇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的载体,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共同进步的枢纽工程,必须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二要抓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

  汇合点,可以起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努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荣共进。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篇3为加快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根据中共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

  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和《市政协20xx年协商工作计划》,市政协从4月份开始,对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由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牵头协调,经济科技委员会、研究室等有关人员参加,联合区县政协,组织有关界别政协委员,深入区县、深入农村、深入社区,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通报,征求群众意见。5月上旬,市政协召开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与市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就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等涉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对口协商。在全面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形成了《关于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九条意见》、《关于扶持“双500强”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等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按照“全域淄博”、“城乡一体”的要求,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努力构建多规衔接、城乡统

  筹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了规划的引控作用。一是宏观规划框架基本形成。先后完成了淄博市“十二五”规划、淄博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淄博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xx-2022年)等一批综合性规划,启动新一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2022)》编制,研究制定了《淄博市优化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优化了空间布局。二是“四个层级”城镇规划建设体系不断完善。编制完成了《淄博市城镇化发展规划(20xx-2022年)》,确定了“四个层级”的城镇规划建设体系,形成了1个中心城区、7个次中心城区、30个中心镇、300个中心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文昌湖区规划建设扎实推进。20xx年,全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5.4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5.3%。三是示范镇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按照园区社区同步规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省、市级示范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目前,省、市17个示范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14个示范镇控规编制完成。

  (二)示范镇发展步伐加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示范镇建设,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示范镇规划建设顺利推进,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是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1-6月份,17个省、市级示范镇财政收入136090万元,同比增长22.7%。其中11个省级示范镇实现公共财政收入98539万元,同比增长19.4%;6个市级示范镇实现公共财政收入37551万元,同比增长32.1%。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月份,17个省、市级示范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66.1元,同比增长14.6%。其中11个省级示范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93.6元,同比增长15.8%;6个市级示范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57.3元,同比增长11.9%,均高于我市农民纯收入增长水平。三是税收收入实现稳步增长。1-6月份,17个

  省、市级示范镇共完成税收287841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11个省级示范镇完成税收198249万元,6个市级示范镇完成税收89592万元。四是项目建设进度加快。1-6月份,17个省、市级示范镇共开工351个项目、完成投资1246413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92个,完成投资46742.5万元;公共服务项目39个,完成投资58229万元;产业项目159个,完成投资1003946万元,农村住房项目36个,完成投资40398万元;其他项目25个,完成投资97098万元。

  (三)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示范镇建设为工作重点,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一是城乡交通路网不断完善。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工程、中心城区大外环工程,开通了大十字公交路线,基本形成了顺畅便捷的城乡交通路网。截至20xx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719公里。二是农村各项公用事业明显改善。通过实施“同源同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6%,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60%。扎实推进城乡供气管网建设,目前我市天然气管网已经辐射到“五区三县”,全市天然气管网总长度4007公里,管道燃气居民入户58万户。进一步完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城区近郊镇及具备条件的村(居)已基本实现集中供热。三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显著。实施了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重点工程,目前我市对城镇生活污水实施集中处理的镇有35个,占全部建制镇的59%,59个建制镇全部纳入城市垃圾一体化管理范围。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推进,涌现出临淄区敬仲镇、淄川区西河镇等一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市工业经济总量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关口,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以工促农、以工补农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是转调创步伐加快。20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113.9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6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6%。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9%。二是民营经济稳步发展。截至20xx年底,全市民营经济主体达18.75万户,同比增长9.16%,实缴税金86.86亿元,同比增长15.20%,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63%,实现利税占60%以上,出口总额占60%以上。20xx年末,全市79个涉农镇(办)范围内共有工业企业16012家,从业人员96.75万人。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兑现经济管理权限、财税扶持、融资支撑、用地保障等各项扶持政策。以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载体,一批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心镇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镇,如桓台县马桥镇工业园区聚集了10多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成为我市工业园区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典型。四是市场主体发展较快。截至6月底,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0.8万户,比上年增长14.2%,注册资本2074亿元,增长21.2%。其中各类企业5.06万户,增长14.79%,注册资本1959.8亿元,增长20%;私营企业4.4万户,增长13.87%,注册资本1371亿元,增长26.3%;个体工商户15.4万户,比上年增长17.13%,注册资本45.83亿元,增长26.6%。

  (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以来,各级财政逐步增加用于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支出,不断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幼儿园171所,农村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好改善。二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xx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8.6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农民最低生活年保障标准由2300元提高至2500元,保障人数8.2万人。完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整

  合工作。在城乡村居普及了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服务设施。三是城乡就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市88个镇(街道)安装全省统一的基层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市、区(县)、镇(街道)三级联网。20xx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84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就业10.25万人。

  (六)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按照中央、省的部署,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开展,截至6月底,已完成外业测绘的村(居)2727个,占开展村(居)总数的97.1%;已完成农户确权签字的村1898个,占开展村(居)总数的67.6%。开展了农村产权交易和抵押融资平台建设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52.62万亩,占总面积的20.8%。博山区南域城社区率先进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全市首家农村股份合作社。二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全市2848所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在全省率先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工作,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序发展。截至6月底,全市已注册家庭农场254家,经营面积3.8万亩,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553家,出资总额62.2亿元,入社成员15.1万户,带动农户25万户,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4家,带动农户47万户、基地178万亩。

  (七)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稳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处、粮棉油高产示范区34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0处,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二是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全市实施“科技兴农十大工程”,有效推广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秸秆转化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20xx年,开展各类科研项目36项,举办培训班45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5500个,建成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0个。三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开展了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和太河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治理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先后实施了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新城水库扩容等重点水利工程。组织实施了森林围城、荒山绿化、中心村镇绿化美化等生态绿化工程,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支撑能力不强。20xx年,我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6:57.1:39.3,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服务业占比较低,比全省、全国分别低1.9%、6.8%。20xx年我市城镇化率为65.3%,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不协调。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较高,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较低,资源、能源消耗较高,污染排放量大,经济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以工补农、以工促农还要持续推动,工农互惠、共同发展还要深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够,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产业聚集度低。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数量还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二是城镇承载能力不足。总体来看,我市20xx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05.49平方公里,在全省位列第4。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99.5平方公里,在全省位列第6。从城市建成区看,我市城市建设从规划水平、规模质量、

  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与先进城市还有较大差距。我市7个次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最大的为43平方公里,面积最小的为15.88平方公里,现有次中心城区规模偏小,发展不够平衡。30个中心镇规划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需求动力不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进城农民在土地、户籍、收入、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还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和社会保障,使进城农民沦为城市的打工者和临时人员。住房难、上学难等因素制约农民进城,根据市公安局调查分析,我市进城务工农民工总数23.5万人,有意愿落户城镇的农民工为11.3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8%。就业不稳定,收入不稳定,进不来、住不下、留不住,生活成本高等因素致使农民进城的动力不足,许多群众更愿意“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四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均衡。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依然薄弱,农村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实现均衡化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目前,我市农村的资源、资金、人才明显存在向城市转移趋势,农村人才匮乏,财政、信贷资金对农村投入仍然不足。由于受农业园区规划、土地流转等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育不完善,城市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难以有效地流向城镇和农村,市场对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有待优化,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的意见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

  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要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的动力和活力,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农民参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增强政府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一)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通过产业发展来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互动发展。一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根据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明确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提升县域经济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把区县经济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增强拉动能力和支撑能力。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深入研究各镇村的地域特点、资源优势,实行分类指导,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着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以工促农、以工补农和城乡互动发展。二是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重点依托现有12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和其他20个工业园区,加大政策激励和扶持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30个中心镇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调整优化现有的产业园区,在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一批新的产业园区。完善园区规划,提升发展水平,严格准入门槛,提高入园项目质量。充分发挥各类园区资源和产业优势,引导生产要素有序向产业园区集中,实现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足用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优良的发展环境是民营经济成长的土壤,要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各类涉企收费项目,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规范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项目,改进和完善中介服务,形成重商、安商、扶商的良好环境。积极创造条件,

  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鼓励我市民营企业到创业板、三板市场、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推动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四是加快工业转型发展步伐。着力做好“加减乘”促转调三篇文章,促进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推进我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协调推动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现有序转移,着力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实施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整合提升产业链条的质量效益,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市优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五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更好地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设计研发、信息咨询、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会展、养老等具有发展优势的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健身、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具有增长潜力的服务业。突出抓好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

  (二)增强城镇带动能力,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加大对城镇化基础设施投入,构建我市新型城镇体系,不断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加快中心城区与次中心城区建设。中心城区要立足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都市圈的规划发展,立足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淄博新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能力。要加快中心城区南部城区转型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中心城区南部城区现代化发展水平。各次中心城区要按照中等城市建设标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城市特色,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人口与产业集聚能力。

  二是科学规划建设城镇配套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规划,结合城镇发展实际,优化布局学校、医院、养老、公共绿地和商业设施,做到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新建住宅小区,要配套建设幼儿园、社区医院、公共活动场地等便民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充分考虑现代城镇体系的构建特点,统一规划建设城乡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由城市向城镇、中心村延伸。按照“三网合一”的原则,以建设智慧型城市为目标,加快新型城镇化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四是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乡一体化全过程。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统筹协调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尊重自然环境、历史底蕴、文化背景、产业特色,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大城镇绿量,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实施生态水系和清水润城等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重抓好环境脏乱差治理,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五化工程,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镇”、宜居村庄、生态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加大治理大气、污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问题的力度,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文明体系。五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

  (三)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激发城乡一体化发展活力。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的活力和动力。一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我市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的总体部署,稳步推进“五权改革”(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搭建“两个平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平台),建议加大承包土地、宅基地、林地、水面等确权登记工作力度,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平台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促进以承包土地为重点的农村产权要素公开交易和有序流动。二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根据城镇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在总结现有农业产业化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区县规划建设一批新型现代化农业园区,以园招商,引进工商资本,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制定完善扶持奖励政策,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三是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就业和技能培训。整合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开设涉农培训专业和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民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消除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体制性障碍,着力解决许多事没人做、许多人没事做的问题,推动城乡充分就业。四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提升农村教学质量的政策措施,实行校长、优秀教师城乡交流制度,引导优质教育人才到农村任教。健全完善镇、村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镇村文化中心、文化大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城市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大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增强基层特别是中心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区三村”改造建设结合起来,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总结桓台马桥镇新型社区、临淄齐鲁化工区辛店新型社区建设经验基础上,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同步实施城镇道路、供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配套服务,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社区。六是加强城镇化人才队伍建设。城镇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薄弱环节,要组织实施好城镇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和城镇管理人才,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锻炼和创业,实行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示范镇任职、挂职和交流锻炼。让懂建设、善管理、勇于创新的各类人才得到施展才智的舞台,对在城镇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表彰奖励,为加快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政府的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保障。一是发挥市场对城乡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要着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完善我市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在产业支撑、城镇化建设、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等都要由市场对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资金、人才等优化配置,提高城乡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将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统一纳入政府的决策之中。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在高标准制定各项发展规划的同时,把城乡布局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有效衔接起来,完善规划批准程序,保持规划法律效力,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加强规划监督,确保

  “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三是建立配套完善的扶持政策。要充分用足用活中央、省有关土地、金融、税收、环境治理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激励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重点在融资借贷、建设用地、项目融资等方面制定扶持促进示范镇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市领导挂包示范镇制度,切实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协调服务和指导帮助。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积极探索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方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建立服务优良、效率优先、科学决策的服务型政府。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和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更好地发挥社会中介组织服务功能。五是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明确工作责任,推进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落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律,尊重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意愿,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协调推进,科学发展,继续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共同富裕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共同富裕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