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2-08-19 15:30:08  来源:网友投稿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6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学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看得见”稳定持续的希望,“摸得着”巩固拓展的成果。&l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6篇

篇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看得见”稳定持续的希望,“摸得着”巩固拓展的成果。“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及早干预,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脱贫成果的稳定和可持续,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前提和基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各级各地要立足地区实际,依托脱贫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构建长效发展机制,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持续带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要立足群众期待,完善政策供给,优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期间的主要帮扶政策持续发挥效力。

  “看得见”富裕富足的未来,“摸得着”乡村振兴的实惠。“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一切农村问题的前提,各级各地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力度,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要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打通要素流动堵点,让农业人口分享更多资产型收益,将农村资源红利惠及农民、富裕农民,达到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的目的。

  “看得见”生产生活的变化,“摸得着”高效便捷的幸福。“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衡

 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要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提档升级;要打通农村公共服务堵点,推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端与需求端有效匹配,同时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有效扩大高质量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助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广大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篇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贯彻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 体会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民之贫富,国之责任。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和追求。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涵,紧盯“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目标,始终坚持三个“至上”,阔步迈向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坚持忠诚“至上”,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信仰之“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本色。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前行途中充满了许多未知和挑战,大家可能会遇到更为严峻的考验和阻力,我们唯有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才能在风险考验中不为所动、不为所惧、不为所惑。对党忠诚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矢志不渝,切忌只表态不行动,只放空炮不重实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立场坚定讲规矩,时刻将“忠诚”二字镌刻在心,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信仰之“基”。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始

 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政治上过得硬、作风上靠得住的老实人。

  坚持人民“至上”,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之“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牢牢站稳群众立场,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时刻把人民装在心中,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自觉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脚踏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要务,把为民造福作为第一政绩,把群众答不答应、赞不赞成、高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录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愿、我有所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要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之“路”,让初心随着心脏的节奏一直跳动。

  坚持实干“至上”,以务实的工作态度筑牢担当之“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真抓实干。我们必须下定攻坚拔寨的决心,想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拿出闯关夺隘的士气,钻“矛盾窝”、啃“硬骨头”、接“烫山芋”、拔“硬尖刺”。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魄力,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古语有云,志

 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党员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筑牢担当之“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挑战面前不低头,在问题面前不绕道,在是非面前不含糊,在矛盾面前不躲闪,在逆境面前不气馁。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篇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遵循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 体会

 2021 年第 20 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抓紧抓实农村共同富裕工作,无论是点滴小事,还是大事要事,都应永怀热忱、保持干劲、长期坚持、逐一谋划、推动解决,一步一个脚印把农民的事办好、把农村的事业推动好,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动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圆心”、以产业引领为“半径”,以人民利益为“圆弧”,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画好共同富裕“同心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圆心”,把稳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圆心”,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和“一把手”的责任,始终把稳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更好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走向富裕的

 主心骨。要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大力培育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土专家”“田秀才”,让有能力、愿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释放光和热、实现人生价值。

  坚持以产业引领为“半径”,把准乡村振兴的经济脉搏。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产业发展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驱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产业引领为“半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大力实施乡村品牌提升战略,突出地域、产业、产品特色,积极利用现代经营手段,打造一批乡村产业特色品牌,努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要坚持绿色引领、创新驱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不断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美丽图景。

  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圆弧”,凝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乡村振兴更需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圆弧”,凝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引导农民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想干愿干敢干”的内生动力,真正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立足实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技能培训,让农民群众真正长知识、增才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切实提升农村造血功能。要把乡村生产有机融入现代产业体系,让广大农民深度融入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劳有所得、干有所值,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篇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贯彻《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

 的心得体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奇迹,开启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 XX 的光荣使命,我们将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奋勇前进,坚决扛起责任、坚决完成任务,以 XX 先行探索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探路。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开创

 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共同富裕、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的赶考之路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问题,标志着共同富裕理论的新发展新境界。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一)

 深刻理解“ 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历史阶段的重大论断,是统筹考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转换、着眼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统筹考虑全球治理和我国未来发展、着眼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统筹考虑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着眼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而作出的,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化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二)

 深刻理解“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

 强调,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对西方现代化和福利社会的一种超越;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更不是均贫富、劫富济贫;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的共同富裕,是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是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的辩证统一;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跃升,涵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

 (三)

 深刻理解“ 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的总体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并明确了到“十四五”末、到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三个阶段目标安排。共同富裕是在动态中向前发展、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跃升、从局部到整体拓展的过程。要全面深化细化落实不同阶段目标任务,使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不断形成阶段性成果。

 (四)

 深刻理解“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的原则、思路和重点任务,强调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强调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强调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明确了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点任务,既提出了“过河”的任务,也解决了“桥”与“船”的问题。我们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谋划实施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重要举措,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加快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抓好 XX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XX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紧紧围绕“四大战略定位”,按照“每年有新突破、5 年有大进展、15 年基本建成”目标安排压茬推进,率先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加快取得突破性

 进展、打造标志性成果、创造普遍性经验。到 2025 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一)

 率先基本建立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共同富裕重大改革全面深化,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形成先富带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

 (二)

 率先基本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新时代活力 XX 基本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示范省高质量建成,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协调共进、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优化互促的良性循环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基本建成。

 (三)

 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持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升。

 (四)

 率先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更高水平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基本建成学前教育、公共卫生、养老照料、体育健身等“15分钟公共服务圈”,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大幅提高,健康XX 基本建成,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稳步提高,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人人共享的数字社会加快形成。

 (五)

 人文之美更加彰显。新时代文化 XX 工程深入实施,基本建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强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六)

 生态之美更加彰显。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稳居全国前列,公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率先形成。

 (七)

 和谐之美更加彰显。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基本建成,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一体推进,清廉

 XX 建设纵深推进,基本形成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现代化社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展望 2035 年,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努力在 XX 大地率先展现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有机统一的富裕图景,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富裕的均衡图景,人民精神生活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团结和睦的文明图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

 三、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举措 坚持国家所需、XX 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抓好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举措。

 (一)

 突出科技创新、数字变革,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加快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大力建设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和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推动全民共

 享数字红利。探索“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新路径,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培育壮大新富民产业,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形成支撑共同富裕的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动数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重塑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关系,以数字赋能推动政策集成化、精准化,探索构建数字化时代有利于共同富裕的新规则新政策新机制。

 (二)

 突出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探索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路径。念好新时代“山海经”,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就业为核心,创新实施山海协作升级版,系统性增强内生动力,超常规推动山区共同富裕。明确山区新目标定位,挖掘提升山区特色优势,加快建设诗画 XX 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加快培育形成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推动山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向往之地。开辟山区新发展路径,走出科技创新、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融合聚变之路,厚植特色放大特色的快速裂变之路,基本形态整体提升的全面蝶变之路。实施山区新发展行动,推进招大引强、牵引型重大项目建设、“两山”转换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突破性集成改革推进、新时代山海协作、公共服务提质扩面等“八大行动”。构建山区新发展政策,分类引导、“一县一策”,为每个县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和政策工具箱。同时,推动山海协作理念方法向省外拓展,

 用心用情加强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帮扶,打造对口工作升级版。

 (三)

 突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探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路径。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人口为重点,打好城乡一体化改革组合拳,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市民化集成改革,以都市区和县城为主要载体提高人口承载和公共服务共享水平,深化户籍制度和新型居住证制度改革,打造“三权到人(户)、权随人(户)走”改革 2.0 版,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深入实施乡村集成改革,系统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办法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开农民权益价值和农业价值空间。大力实施强村惠民行动,深化“两进两回”,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引导支持村集体在带动公共服务普及普惠上发挥更大作用。

 ( 四)

 突出“ 扩中” 、“ 提低” 改革,探索缩小收入差距路径。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率先在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上取得积极进展。精准

 识别扩中提低重点人群,分类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系统探索扩中提低实现路径,全面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探索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困难群体帮扶,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促进社会结构全面优化。创新构建“共性+专项”的公共政策工具箱、“全面覆盖+精准画像”的群体结构数据库,做实基础性工作。

 (五)

 突出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探索公共服务优。

 质共享路径。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创新思维,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稳步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率先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打造“浙有善育”名片。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实现基础教育均衡、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普及高等教育、教育治理现代化,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打造“浙里优学”名片。深入实施新时代 XX 工匠培育工程,开展大规模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打造“浙派工匠”名片。加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打造“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健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超常规推进“医学高峰”建设,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打造“浙里健康”名片。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养老机构跟着老人走”

 行动,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打造“浙里长寿”名片。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扩大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打造“浙里安居”名片。完善兜底救助体系,构建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幸福清单,实现兜底救助向“物质+服务”转变,打造“浙有众扶”名片。

 (六)

 突出打造精神文明高地,探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路径。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社会新风尚,以文化创新推动思想进步、文明提升推动社会进步。守好“红色根脉”,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XX 精神,健全理论铸魂溯源走心体系,实施传承红色基因薪火行动,打造学习宣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健全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百亿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大力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均等、可持续、高质量。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化创新高地,深化文化研究工程,打造具有代表性的 XX 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优工程,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扩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

篇五:《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 体会

 10 月 16 日出版的第 20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全面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把握好“一个要领”。要把握好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提到“共同富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都是激情万分,充满向往,但有些干部群众思想上、行动上等都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有的理解共同富裕就是同一个时间全部实现、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等等,并且有些群众存在“等着共同富裕”的思想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中深刻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推动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现阶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一招,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要求,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要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不是齐头并进的,时间有先后,地区间有差异,保持历史耐心、战略定力,尊重客观规律,不好高骛远、不吊高胃口,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把握好“一个关键”。要深刻认识到共同致富关键是要靠勤劳致富,靠辛勤汗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中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在脱贫攻坚中,通过加强宣传引导、示范引领等多途径,群众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要继续保护好这种动力,并不断加以激励鼓励,充分发挥每个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当前,我国正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各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容不得半点精神懈怠、安于现状、贪图安逸、所作为的思想和行为。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喊响“向我看齐、跟我来”,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抓发展,办实事,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另一方面要充分鼓励群众勤劳创新致富,激励通过辛勤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生活,使改善民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把握好“一个重点”。把握住农村这一重点、难点,清醒认识到“共同富裕路上不能落下农民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经过脱贫攻坚大战役,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早谋划、早

 行动、早推进,盯住脱贫人口、边缘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密切关注重要环节、关键节点,要加强监测、及早干预,面向所有农村人口加强全覆盖监测,常态化排查,确保发现及时、响应快速、帮扶精准。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规划先行,用力擘画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良好环境。

  把握好“一个节奏”。就是要把握好推动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推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为主攻方向,在持续不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逐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下好因地制宜“精准棋”,主动争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动态发展中求新、求变,积小胜为大胜。要始终秉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和干劲,实打实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坚决避免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篇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1 页 共 11 页 学习贯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2 2 篇)

 学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1 1

  10 月 15 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要完善兜底救助体系,加快缩小社会救助的城乡标准差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

 文章指出,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要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研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要加

  第 2 页 共 11 页 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加大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管理,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清理借改革之名变相增加高管收入等分配乱象。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坚决遏制权钱交易,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财务造假、偷税漏税等获取非法收入行为。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

  第 3 页 共 11 页 刻!我国必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要抓紧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

 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

  第 4 页 共 11 页 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靠偏门致富不能提倡,违法违规的要依法处理。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坚持循序渐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

  第 5 页 共 11 页 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我们要有耐心,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提高实效。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第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人均财政支出差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要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

  第 6 页 共 11 页 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

 第二,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高校毕业生是有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方面,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到学有专长、学有所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技术工人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技术工人队伍。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要改善营商环境,减轻税费负担,提供更多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稳定经营、持续增收。进城农民工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让他们安心进城,稳定就业。要适当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基层一线公务员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基层职工工资待遇。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

 第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要完善兜底救助体系,加快缩小社会救助的城乡

  第 7 页 共 11 页 标准差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

 第四,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要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研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要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加大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管理,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清理借改革之名变相增加高管收入等分配乱象。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坚决遏制权钱交易,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财务造假、偷税漏税等获取非法收入行为。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对解决贫困问题有了完整的办法,但在如何致富问题上还要探索积累经验。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要坚决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对敏感领域准入划出负面清单,加强反垄断监管。同时,也要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第五,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 8 页 共 11 页 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第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但不宜像脱贫攻坚那样提出统一的量化指标。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及早干预,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总的认为,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要从全局上来看。我们要实现 14 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第 9 页 共 11 页 学习《求是》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2 2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厚植为民情怀,保持清醒头脑,坚持脚踏实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一、 上下同欲,举好发展“指挥棒”。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正是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新阶段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广大党员干部应举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指挥棒”,把为民情怀融入血脉,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把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望,化作一腔热情和一颗赤子之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追求,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韧劲、“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的魄力,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和开拓者,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棒接着一棒跑,一步一个脚印走,把短板补得更扎实,把基础打得更牢

  第 10 页 共 11 页 靠,让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可感。

 二、 循序渐进,做对发展“运算题”。越是追求宏大目标,越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越是路阻且长,越需要保持耐心。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 960 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大地上,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如 2020 年北京市人均 GDP 达 16.7 万元,而甘肃省人均 GDP 仅为 3.4 万元,相差甚大,实现共同富裕的难度可见一斑,答好共同富裕这张“考卷”,应坚持“稳”字当头,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关键,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向华西村等共同富裕探路者取经问道,结合本地区基础和禀赋精准发力,创新工作思路,摸清工作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做对发展“运算题”,凝聚各种社会力量让共同富裕切实落到实处,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 双管齐下,用好提升“工具箱”。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不仅需要做大做好“蛋糕”,更要切好分好“蛋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裕的基础,精神富裕是物质富裕的升华。共同富裕绝非对“财富蛋糕”进行分配,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同步实现,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在以高质量发展筑牢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对精神共同富裕的追求。用足提升精神富裕“工具箱”,

  第 11 页 共 11 页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产业软实力和竞争力,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扎实 共同富裕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顶伦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顶伦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顶伦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9021658号-1